10类人群每年要检查丙肝

杨宗国个人号
阅读量:203
关注

据介绍,我国丙肝的发病率为3.2%,约有4000万丙肝病人。“由于目前没有丙肝疫苗,很多丙肝患者感染了10多年,发展为肝硬化时才来检查。”据专家介绍,虽然丙肝隐匿性强,但如果早发现早治疗,目前丙肝有70%是可以治愈的,10类人群每年体检时要检查丙肝。

提到丙肝,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宋怀宇颇有感触,“很多人都知道通过检查两对半来检测是否患有乙肝病毒,然而对丙肝了解甚少。”

据宋怀宇介绍,虽然我国是乙肝大国,但丙肝情况也不乐观,我国丙肝的发病率为3.2%,相当于有约4000万丙肝病人,广西丙肝感染率要略高全国水平。

“乙肝可以打疫苗预防,但是丙肝目前还没有疫苗来预防。”宋怀宇告诉记者,一旦感染丙肝病毒,如果不及时治疗,80%的人会进展为肝硬化,有的可能发展为成肝癌,最后导致肝功能衰竭。

这几年来,由于检测手段的完善,确诊的丙肝患者越来越多。很多肝病的患者检测出患上丙肝都很偶然,都是在做别的科检测后才确诊为丙肝的。“目前丙肝没有预防疫苗,所以患有丙肝的妈妈是很有可能将丙肝传染给孩子的。”宋怀宇说,临床上碰到最多的丙肝患者在20岁-40岁之间。

虽然现在检测出丙肝的病人多了,但是检测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到了肝硬化程度。“目前,丙肝还是人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种疾病。因为相对乙肝而言,丙肝的患病基数比较小,只有乙肝的1/3左右,所以,人们一般会比较关注乙肝。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对丙肝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很多人都不了解丙肝的基本情况,不会主动到医院检查有没有患丙肝。不像乙肝一样,有时候人们会自觉到医院来检查,看看自己有没有大小三阳等。人们对丙肝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一听到肝癌、肝硬化,老是往乙肝那方面想。”宋怀宇说,大部分丙肝是慢性感染,特别是早期病人没有什么不适,等到出现症状,再去医院检查,很多都出现肝硬化,这个感染过程可能是10多年或20年了,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建宁教授也说,人们感染丙肝后,只有20%的人自行清除病毒,大部分人会转化为慢性肝炎。感染丙肝病毒后,有些病人没有症状,也可能肝功能正常,甚至不知不觉进展到肝硬化、肝癌才来就诊,在我国现阶段口服抗丙肝病毒药尚未上市,病情一旦发展到失代偿肝硬化就失去了抗病毒治疗机会,因此,把丙肝称之为“沉默的杀手”。为阻止丙肝病情进展,应该“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大家都知道,一旦患了乙肝,很难治愈。那么,患上丙肝呢?

对此,宋怀宇介绍,与乙肝相比,丙肝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乙肝的治愈率最高能达到20%到30%,而早期的丙肝则能达到70%,甚至80%,治疗时间也相对较短,对一些病人,有的三个月就可以痊愈了,一般的为半年以上。而且现在丙肝的治疗已经纳入了医保用药的范畴,费用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严重。如果说是三个月一个疗程的话,需要要三四万元,但要是一年的话,就得要十万元左右。

所以说,丙肝目前虽然不可防,但早期的丙肝70%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丙肝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农怀宇介绍,丙肝治疗基础方案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有些患者不能耐受,疗效也因人而异。

虽然国外有治疗丙肝的新药,效果很好但费用非常昂贵。据了解,国际上已获批的DAA类药可缩短疗程至12周,提高疗效至90%。不过新药还未在中国内地获批。

以下10类为危险人群:

1.凡是有输血或献血史者,特别是在1996年前接受过输血或有反复献血或有单采血浆史的患者。我国从1993年起对献血员筛查丙肝抗体,但由于所用试剂不完善,筛查指标不多,部分地区普及度不够,仍有输血后感染丙肝的现象,直到1995年得到明显改善。

2.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3.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4.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过HCV阳性血液者。

5.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如吸毒患者。

6.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包括夫妻、子女、父母及其他密切接触者。

7.在不正规医院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的患者。

8.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耳朵打孔、纹身美容、修脚等的人。

9.诊疗过程中有过意外刺伤的医护人员。

10.有不洁性交史的人,包括失足妇女、嫖客等。

如何预防丙肝?

如果市民一到两周的时间内感到身体疲乏、没有力气,或者说不想吃东西、恶心、反胃,然后接着就是出现尿黄、肝区隐痛等这样一些症状的时候,就要到医院来做一个最基本的肝功能检查了。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