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还能安心出行游玩吗?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了……

健客医生官方号
关注

4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疫情总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迹象,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可能性小。

“五一”临近,人员流动增多,同时,一些地区还有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公众仍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这份假期健康提示,请收好~

出行游玩应注意什么?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一方面是要加强出行或者旅途中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发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应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和自我抗原检测,避免带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在旅途中,做好个人自我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提醒,没有阳过的人群、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等脆弱人群,更要做好防护,尽量错峰出行。

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遵守咳嗽礼仪;尤其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尽量保持社交距离,在室内或人群密集处规范佩戴好口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如果家里有老人、慢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加强健康检测,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间密闭的场所。同时,建议脆弱人群在感染6个月后再次接种疫苗,加强免疫。

哪些场景需要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防止感染者传播病毒,同时保障健康者免受病毒的感染。那么,哪些场景需要佩戴口罩呢?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最新发布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有: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此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至于其他场景是否需要佩戴口罩,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公众可以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规定,以及个人的健康状况确定。


出行做好防蚊措施,预防登革热

“五一”假期天气湿热,有利于蚊虫滋生,也是登革热的发病高发期。为预防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居家应做好环境清洁,外出时注意个人防护。

居家防蚊虫要“翻盘倒罐清积水”,及时清除居家(花瓶、盆栽托盘)和周边环境(储水容器、闲置器皿)的积水等蚊虫滋生地;做好防蚊措施,例如挂蚊帐、装纱窗、喷洒防蚊水等。

外出游玩最好穿浅色长袖衣长裤,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一般在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带蚊虫驱避剂(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在外露的皮肤和衣服上适当喷涂。

游玩后检查清洁。重点检查头部、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等虫子最喜欢藏匿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

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对症合理用药

“五一”期间,如果发现自己有发烧、咳嗽、腹泻、乏力等可能感染的症状,应密切关注,别硬撑着,早检测,早治疗,多休息;当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就诊时戴好口罩,并告知医生外出史,以帮助诊断。

尽管“五一”假期人员大规模的流动可能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但大家无需过于恐慌,也不必提前囤积大量药物。在家庭层面,按需准备一些常用的解热镇痛、祛痰镇咳药即可

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可参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按需购药,对症用药:

最后,转发文章给家人和朋友,提醒他们注意预防。

祝大家“五一”健康出行、玩得开心!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