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的管理及优化治疗

宋艳君个人号
阅读量:291
关注

HIV感染直接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呈现慢性病表现。HIV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共病管理因多重用药及药物相关毒性变的更加复杂。WHO发布的《慢性病创新照护》公告将HIV/AIDS纳入慢性病管理范畴。

HIV/AIDS经历的三个临床主题阶段

暴露后预防(PEP)

按高危风险分类:

职业暴露(针尖刺破皮肤;开放性的伤口接触患者体液);

非职业暴露(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性暴力(强奸);共用针具)。

PEP代表暴露后预防,即72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来应对潜在暴露引发的可能感染,并连续28天暴露后预防治疗。加强治疗前后监测与随访

完善ART前的初步评估

在患者初次就诊期间进行实验室检测可用于确定HIV疾病分期,并有助于选择ARV药物及方案。

加强耐药性检测

1、建议在HIV感染者进入护理时进行HIV耐药性检测,以指导选择初始ART方案(AII)。

2、当患者改变ART方案时,应进行HIV耐药性检测,以协助选择活性药物。

ART治疗反应的监测

1、建议将病毒载量作为诊断和确认治疗失败的首选监测方法;

2、常规病毒载量监测以便尽早发现病毒学失败:ART启动后6个月、12个月以及此后每年一次。

当前我国艾滋病治疗有着"三架马车"的联合管理模式:免费药物、医保药物和自费药物。免费药物为兜底项目,能保证我国HIV感染者得到基础治疗方案,医保药物则为优化项目,能让患者在基础治疗上获得不良反应更少的方案,而自费药物则为经济宽裕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服药方案。文献指出单片制剂比多片制剂方案在不降低疗效的前提下更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20],也为之后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指明了改进方向:提高药物疗效,增加药物便捷性,降低不良反应,让艾滋病患者面对治疗时有更多的选择。近年来,在国际上,针对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大进步,20世纪80年代,HIV无法治愈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到后来三片制剂和单片制剂的问世,再到现在已经研发出的长效制剂如6个月服用1次的Lenacapavir[21],已经进入临床Ⅱ期试验,还有已上市的Vocabria(每个月服用1次)[22],新靶点药物如成熟抑制剂BMS955176,以及HIV进入抑制剂Fostemsavir[23]。

总之,抗病毒治疗药物疗效和便捷性在提高,不良反应在减少。因此,我们期待在未来将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加创新的治疗手段出现,帮助艾滋病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