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科普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黄疸、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肝炎也是人类发展史上面临的巨大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表明,约30秒就有一人死于肝炎类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全球约有2.57亿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我国是乙肝大国,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也就是说14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13亿人口中有930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不断复制,引起疾病的不断进展、恶化,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85%的肝癌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来的。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具体为:
1.新生儿主要经过母婴传播;
2.与HBsAg阳性的性伴侣发生性关系;
3.经血液传播,如输血及血制品等;
4.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
5.共用针头、注射器或不规范的有创医疗诊疗操作等传播。
同时我们应了解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在上世纪90年代未开展母婴阻断工作时,我国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分娩后传播。宫内传播是孕期母体血液中的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产程传播是母亲携带乙肝病毒,在分娩时新生儿接触或吸入含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等,导致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分娩后母亲与婴儿的亲密接触、哺乳等也可以传播乙肝病毒。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第一针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以阻止大部分母婴传播。
了解了乙肝传播途径,我们再来熟悉下哪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
1.有注射毒品史、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2.既往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
3.HCV感染者、HIV感染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4.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囚犯;
5.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如何预防乙肝,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乙肝疫苗是唯一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乙型肝炎疫苗可以保护95%以上的人群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威胁,可以降低85%-90%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死亡率。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针和第3针。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对高危人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可监测抗- HBs,如抗- HBs<10mIU/mL,可再次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反应。同时还应积极检测HBV感染血清标志物如乙肝五项、乙肝病毒核酸(HBV-DNA),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疾病危害;慢性HBV感染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具、剃须刀、注射器及取血针等,禁止献血、捐献器官和捐献精子等,并定期接受医学随访。切断传播途径也非常值得重视:安全注射,固定性伴侣及使用安全套, 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器具应严格消毒。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尽量避免羊膜腔穿刺等。
对于已经确诊乙肝的患者也不必太过担心肝癌的发生,如果能在乙肝时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或者保肝消炎的治疗。在肝纤维化发生时,进行抗纤维化的治疗。同时密切关注乙肝病毒定量HBV-DNA对症下药,及时控制,就不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做到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