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罕见病到规范诊治——炎症性肠病的前世今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跟普通的肠道炎症不同,由于其病因不清,具有病程长、可控难愈、终生复发倾向的特点,故称为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两种疾病类型。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体重下降,也可伴随出现其他系统的多种肠外表现,如外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坏疽性脓皮病、眼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等。
IBD最早被认为是一种“肠道炎症疾病”,直至1875年,英国医生Wilks和Moxon描述了一名死于严重血性腹泻的年轻女性,其整个结肠都是溃疡及炎症,自此“溃疡性结肠炎”成了一个医学诊断名称。1932年,Burrill B.Crohn等人描述了14例“区域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特点,年龄从17岁-52岁不等,病理结果包括回肠末端慢性坏死性和瘢痕性炎症、肠道穿孔、透壁性炎症、瘘管等,这种“区域性结肠炎”后来以Crohn医生的名字命名为“克罗恩病”。此后IBD逐渐被医学界关注,并逐渐认识到根据其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及病理改变不同,存在UC及CD两种疾病类型。
20世纪30年代之前,对IBD的治疗方法极其有限,仅包括营养支持、输血、饮食调整等,甚至还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措施,如给患者喂食生猪肠,用锌溶液冲洗肠道,并在溶液中通电等等。由于早期对IBD认识不足,治疗措施跟不上,患者病死率很高,许多患者死于结肠穿孔、腹膜炎、出血、脓毒症和肺栓塞等。后来,瑞典的一名内科医生合成了柳氮磺砒啶,并发现可明显缓解UC患者症状,后来证实对UC有效的主要成分是柳氮磺砒啶中的5-氨基水杨酸,随着制药工艺的发展,5-氨基水杨酸得以人工合成,制成了现在治疗IBD最常用的药物-美沙拉秦;1955年国外学者Trulove发现糖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IBD患者症状、降低死亡率;1970年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被发现对IBD有治疗效果,但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不良反应。随着对IBD的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IBD的发病与免疫紊乱有关,认为IB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揭示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在IBD的炎症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随后各种生物制剂被研制开发出来,现已用于治疗严重和难治性IBD,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死率及致残率也是越来越低了。
据统计,美国有100多万人患IBD,加拿大有超过20万IBD患者,欧洲也有250-300万IBD患者。促使公众认识IBD与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在1956年因CD继发肠梗阻半夜紧急手术、2019年日本首相安培晋三因UC复发决定辞职等新闻引发的关注有关。同时也有很多公众人物在与IBD抗争,如美国游泳运动员Kathleen Baker 12岁确诊CD,在医生的帮助下,克服恶心、腹痛、疲劳等症状,最终成为奥运金牌得主;美国演员Amy Brenneman患UC并经历了多次手术;梦幻龙乐队主唱Dan Reynolds 21岁即确诊为UC,他们坦率地说因患病遭受了身体与精神上的折磨,但最终与IBD和平共处,找到了平衡健康、生活与事业间的生活方式。
既往IBD一直被认为是西方的一种疾病,在东方很少见,然而,随着流行病学资料的不断完善,人们发现IBD在亚洲人群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其实并不低,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IBD在我国也一度被认为是罕见病,但根据我国目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20年来其就诊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分布有地域差异,南方IBD的发病率高于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有更高的发病率。据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中国2005-2014年间IBD的总病例数约为35万,预计到2025年,我国IBD患者将达到150万人以上,可见IBD现在我国并不少见。IBD患者增多的原因可能与经济快速发展、饮食结构变化、医疗水平提高等有关。我国自1956年开始认识IBD以来,经过近60余年的不断研究及经验积累,在IBD诊治方面形成了共识,且在IBD研究领域获得了很多的成果,也有越来越多的从事IBD诊治的专科医生。为提高及规范我国IBD诊疗水平,2019年开始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织专家评审,在全国多家医院成立了炎症性肠病区域诊疗中心,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IBD相关共识及指南,为我国IBD患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保障。
在世界范围内现在仍未找到治愈IBD的药物和方法。目前IBD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炎症急性发作、促进肠道黏膜愈合、维持病情缓解、减少复发及防治并发症。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秦;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及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阿达木单抗、维得利珠单抗、乌司奴单抗等。由于IBD患者的肠道病变,营养物质不仅吸收障碍,而且从肠道大量丢失,往往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因此还需要补充白蛋白及造血原料如铁剂、叶酸,甚至输血等,病情严重时需通过置入胃/空肠营养管给予完全肠内营养,通过科学配制的营养液及控制营养液滴入的速度降低肠道负担、促进肠道修复及营养物质更好地吸收。
虽然IBD目前仍无法治愈,但经过专科医生的规范化治疗,IBD是可控的,患者也是能够过上正常生活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对IBD的研究及认识不断深入,更多的治疗靶点被发现,很多新的治疗药物也在临床试验阶段。未来相信经过科学家的不断努力,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一定会被发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IBD是可以治愈的疾病。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