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患者在妊娠期如何补充营养?
IBD是一类慢性特发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全球患有CD和UC的人数超过1000万,由于 IBD是一个慢性疾病甚至是终身性疾病,导致患者人数不断累积,发病率、患病率均不断增高。
经常有病友会问“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的确目前有较多的研究表明,饮食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症状和复发均密切相关。与药物治疗相比,饮食是患者可以自我调整的一个方面。
饮食指导和饮食管理是炎症性肠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绝大多数患者会通过改变饮食来应对症状。接下来我们聊一下IBD患者妊娠期的营养补充建议。
首先,建议患者在疾病缓解期怀孕,如果在疾病活动期怀孕,不仅孕妇病情易进一步加重,发生早产、死胎或自然流产等的风险也会增高;其次,应在医生指导下备孕、分娩。
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在妊娠期没有岀现并发症,其饮食和营养建议与一般的健康孕妇无异,都需要营养平衡和营养充足。如果不幸出现并发症或有可能发生个别营养素缺乏症,请向医生咨询个体化的饮食建议。
患者在怀孕前,最好能达到理想体重,且没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如果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应在怀孕前积极改善,必要时咨询专科医生。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妊娠期,可能需要避免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因为它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
叶酸是妊娠期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必不可少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而炎症性肠病会影响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因而在妊娠期间应该额外补充足量的叶酸等维生素。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妊娠期每天补充不少于400微克的叶酸,若患者正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每日叶酸的摄入量应相应增加为2〜5克/天[1]。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叶酸可减轻胃肠黏膜的炎症反应、萎缩和不典型增生,延缓和阻止癌症的发生,提示叶酸对炎症性肠病有治疗作用,但目前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叶酸缺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很常见,特别是克罗恩病患者中,多达80%的克罗恩病患者的血清叶酸水平较低。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或吸收减少,或丢失增加,患者有发生多种营养缺乏的风险。
若患者有缺铁性贫血倾向,要注意补充铁剂。当炎症性肠病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时,患者不论年龄大小都应该补铁。没有贫血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是否应该补铁还存在争议,这类患者是否补铁取决于患者的既往史、症状和个体的选择。炎症性肠病患者可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木耳、香菇等。
若患者有回肠疾病或存在小肠切除的情况,要定期注射维生素B12。
此外,妊娠期患者体重应该是平稳增加的,应避免体重增加过快。若发现妊娠早期体重没有明显的增加,就必须加强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2]。同时应该避免饮酒和吸烟。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