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和艾滋病人同桌吃饭吗?关于HIV,我们有太多误解
自1981年6月美国科学家发布首份艾滋病临床病例报告,如今已超过842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
随着艾滋病毒一起到来的,还有恐惧、歧视与罪名。
人们“谈艾色变”是否源于恐惧与偏见?
为了探寻答案,我们进行了一次街头采访...
艾滋病,一直是大家最害怕的传染病之一。然而医学理论和实践早就证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握手、拥抱、共餐、打喷嚏、共用办公用品及厕所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可不管医学如何发展,人们对于艾滋病,或多或少有一些难言的 “另眼相待”。
试想,你的家庭或者你所在的办公室,能否容纳一个艾滋病患者正常生活或者工作?你是否可以做到和他吃饭聊天时脑子里不会出现“艾滋病”这个词?
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谈艾色变”不只是来源于无知,更多的是来源于歧视。这种歧视并不仅仅是指对艾滋的污名化,给艾滋患者贴上“滥交”、“吸毒”等失德标签。
将艾滋病患者看做一个移动的传染源,避免与他们交谈或是肢体接触,甚至拒绝他们入职、求学、求医等,这对普通人而言也许是趋利避害的天性,但实际上,这样不自知的歧视对艾滋病人而言同样是一种残忍。
据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数据:一名健康的美国人预期寿命是78.8岁,而一名20岁的艾滋病感染者如果从现在开始接受治疗,那么预期寿命或可达到78岁,几乎接近于正常人。
也就是说,艾滋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正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情况下,一样可以活很久,生存质量也不会太差。
而消除歧视,给予艾滋患者生存空间,正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确保及时规范的诊疗、用药和随访,遏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前提。或许我们治愈艾滋之路依旧任重道远,但是摆脱偏见的桎梏,不再戴着有色眼镜“凝视”疾病患者,却是我们当下可以去做的。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