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专题丨舌下脱敏和皮下脱敏有什么区别?


在国际各大指南提及的皮下脱敏(SCIT)和舌下脱敏(SLIT)使用的均为标准化脱敏制剂,但目前我国所用的皮下脱敏(SCIT)制剂均为进口产品,尚无国产制剂;舌下脱敏(SLIT)制剂为国产制剂,尚无进口制剂。
皮下脱敏(SCIT)和舌下脱敏(SLIT)各具优缺点,在选择皮下脱敏(SCIT)或舌下脱敏(SLIT)治疗时,应平衡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根据客观条件、方便性及个人意愿进行选择。
①疗效:
有头对头研究证实,无论3年或长期疗效,在药物症状评分与VAS评分方面,皮下脱敏(SCIT)均优于舌下脱敏(SLIT);
在控制鼻炎症状中,有研究证实,系统综述显示皮下脱敏(SCIT)改善鼻炎症状为高等级证据;
②副作用及安全性:
脱敏制剂的实质上是变应原疫苗,和其他的疫苗一样,没有普通药物的副作用。变应原疫苗是采用患者过敏的变应原进行一系列的培养、提取、过滤、提纯等标准化流程与工艺,采用逐渐增加变应原浓度、增加剂量的注射方式对过敏患者进行反复接触,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控制或减轻过敏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脱敏治疗唯一的风险是指治疗过程中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发作,需进行对症治疗。
③依从性:
舌下脱敏(SLIT)治疗时,患者易自行停药,症状稍有改善也很容易“见好就收”而自行停药,且用药频率高,易漏服。
皮下脱敏(SCIT)治疗更易规范管理,起到监督作用,且能及时答疑、疏导与鼓励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更好,更容易监控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④指南推荐:
从国际上各大指南推荐看,皮下脱敏(SCIT)具有比较明确的优势地位
2006欧洲过敏症及临床免疫学协会(EAACI)标准指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SIT)是一种改变疾病发展过程的对因疗法,应该尽早使用,以防止受累器官的粘膜发生不可逆损伤。
《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15》指出:通过治疗,部分患者不但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还可阻止过敏性鼻炎向哮喘发展,抑制新的过敏原出现,这是药物治疗无法获得的疗效。早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尤其重要。国际上对于免疫治疗的临床定位逐步提高,提倡在疾病的早期开始,而不需要以药物治疗失败为前提条件。
WHO(世界卫生组织)ARIA(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指南一致认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过敏性疾病唯一对因治疗方法,改变疾病自然进程,还可阻止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兼有预防与治疗的双重意义。
⑤患者获益:
从药物症状评分看,皮下脱敏(SCIT)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相比舌下脱敏(SLIT), 皮下脱敏(SCIT)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