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法治愈,也无有效的疫苗。自1981年报告首例AIDS以来,目前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报道了本病,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科学和研究的进步,艾滋病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人类对艾滋病的认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针对当前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结合当前艾滋病研究的进步和作者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认识和诊治艾滋病。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以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核酸永远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得感染不能消失,机体无法清除病毒。
二,艾滋病毒是如何发现的?
1983年著名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蒙嗒尼尔(Montagnier)首先从一名患淋巴结病综合症的男性同性恋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一种艾滋病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ympha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简称LAV。1984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报告从艾滋病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到多株逆转录病毒,因为这种病毒主要侵犯那些起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报,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三,艾滋病毒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HIV由皮肤破口或黏膜进入人体血液,HIV特异性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使CD4+T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CD4+T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导致以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免疫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HIV对神经细胞有亲和力,能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脑组织的破坏,或者继发条件性感染而致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四,感染艾滋病后会有哪些症状?
1,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3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
2,慢性咳嗽或腹泻3个月以上;全身淋巴结肿大1个月以上;
3,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疱疹感染;
4,消化道真菌感染:对于那些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或食道真菌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反复出现消化道真菌感染;
5,间质性肺炎:无明显诱因出现间质性肺炎,尤其是使用常规抗真菌、细菌治疗无效的患者;
6,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肺结核:对于肺结核患者建议常规筛查HIV抗以便排除艾滋病可能;
7,反复发生的败血症;隐球菌脑膜炎或播散性隐球菌感染;
8,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性传播性疾病;
9,生长发育极度迟缓;巨细胞病毒感染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10,年轻人出现痴呆或认识、记忆力改变;弓形虫感染,尤其是弓形虫脑炎;
11,青霉菌感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卡波济肉瘤;
12,反复发生的皮疹,常规治疗无效者。
五,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每年都有确定的主题作为宣传的标语。
六,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七,艾滋病如何治疗?
随着科学的进步,新型药物不断出现,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上市的整合酶抑制、新型蛋白酶抑制剂以及HIV辅助受体抑制剂等新型药物显示了强大的抗HIV活性,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能有效将患者体内的HIV载量控制在现有检测限以下水平,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能得到良好重建,使患者能保持健康状态,这些药物的出现将进一步优化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由于普通民众对艾滋病缺乏相应知识,很多人仍误认为艾滋病是一种没有任何治疗希望的疾病,很多患者确诊艾滋病后就放弃治疗,有些患者家属也因此放弃对患者的救治。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艾滋病患者的预后。
总之,我们应正确看待艾滋病的预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艾滋病患者及家属对艾滋病预后的认识,使全社会像看待其他慢性疾病一样来看待艾滋病,让艾滋病患者不受歧视,享受到应有的医疗救治权利和国家的医保政策。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