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乙肝患者也能健康生活
乙肝病毒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也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不过大家应该清晰认识到,虽然乙肝目前还不能实现根治,但达到临床治愈是有可能的。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一,来为我们讲解“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相关内容。
临床治愈是乙肝治疗的终极目标
按照《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的要求,慢乙肝患者的治疗目标从易到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目标):把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DNA降到检测下限;
第二阶段(满意的治疗终点):患者的e抗原转阴或者出现e抗原的血清转换,患者复发的风险就小很多;
第三阶段(临床治愈):体内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肝脏的生化学指标正常,表面抗原转阴或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
当然,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想要达到临床治愈有难度,我们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使乙肝病毒DNA转阴,大三阳变成小三阳,这样体内没有病毒复制,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抗病毒治疗,是稳定病情的关键
目前有了,如何实现呢?对乙肝患者来说,抗病毒治疗,是稳定病情的关键。
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限度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来减少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延缓患者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可能,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
临床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1.只要患者病毒DNA阳性、肝功能出现异常、转氨酶水平升高(非脂肪肝、酒精肝、服药等原因),这时候就要及时抗病毒。
2.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病毒DNA阳性,即使肝脏的生化学指标正常,也需要开始抗病毒治疗。
3.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即使病毒DNA检测不到,但是只要它表面抗原阳性,都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
4.肝脏纤维化明显、肝脏弹性超过17kPa,就可诊断为进展性肝硬化,这类人群也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5.30岁以上的肝硬化患者,伴有肝癌家族史,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建议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
6.患者病毒DNA阳性、伴有肾功能损伤和周围神经病变,也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联合治疗方案,让更多患者受益
目前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两类药物,一种是口服的核苷类药物,另一种是注射干扰素。
对于有抗病毒体征的患者,常规治疗是口服核苷类药物。它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逆转录酶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里指出,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大三阳,总疗程是四年,达到达到e抗原的血清转换后,巩固需要三年,所以达到第二阶段的目标,至少需要7年时间 。
达到临床治愈就更难了,比例不到10%。
当然,它也有自己的优势,清除病毒快,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而且价格相对也比较实惠。
再来说皮下注射干扰素,这类药物适用范围比较窄。
比如妊娠期、备孕期女性、失代偿肝硬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癜风、红斑狼疮)的人都是不能用的。
另外,干扰素还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引起血常规异常,所以这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严重监护下使用。
两类药物各有优劣,该如何选择呢?
核苷类药物最大的缺点是停药后容易复发,所以需要患者长期用药才能保持病情稳定。
现如今,临床上治疗乙肝的方案也有了突破。
在接受口服抗病毒治疗之后,表面抗原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患者,继续接受干扰素治疗,这样就算停药也不会复发。
通过这样的联合治疗方案,还可以使部分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