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别放纵!这些新型毒品或许正在瞄准你,千万别碰!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4717
点赞量:1
关注

跳跳糖、巧克力、奶茶粉、可乐……

你知道吗?这些看似熟悉的“零食”和“饮料”,竟可能是毒品!


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容易被新型毒品的伪装所欺骗,成为毒品的俘虏。近年来,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年轻朋友和家长们都不能掉以轻心!



那些“潜伏”在身边的毒品


提到毒品,大多数人都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仿佛都是新闻里才有的事。

事实上,如今新型毒品的隐匿性越来越强,不同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袋装、白色粉末,多种毒品会“伪装”成零食、饮料,让人防不胜防。

警惕这些伪装毒品!

图源:@人民日报


披上“糖衣炮弹”外衣的新型毒品极具欺骗性,而且流通便捷、服用方式简单,让普通人接触毒品的门槛变低,如果不加警觉,一不小心就会被拽入深渊。

更可怕的是,与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等相比,新型毒品的成瘾性与危害更大,不慎服用后会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还会损害心脑等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毒品到底有多可怕?


大家都知道毒品危害大,但为什么还是很多人掉入这一无底洞?

一项对吸毒者的调查表明,由于好奇而吸毒成瘾的超过八成,大多数人都抱着“抽着玩玩”“尝尝新鲜”“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我不相信它有那么神”“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

记住!千万不要在毒品面前放任你的好奇心,这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探一样危险,因为:

毒品具有极强的成瘾性。任何人只要沾染上毒品,无一幸免会产生对毒品的严重依赖。

吸食后会产生快感和再次使用的强烈欲望;一旦停止使用,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毒瘾发作时难以忍受的痛苦,让很多人无法自制地抽搐、甚至自残。

来源:《10大吸毒前后的惊人变化》

 natgeotv.com

吸毒一旦成瘾,很难戒掉,复吸率极高。很多瘾君子的真实写照是“一朝吸毒,十年戒毒,一辈子想毒”。

所以,永远不要出于好奇而“吸第一口”!一旦沾染毒瘾,将把自己与家人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吸毒还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注射吸毒的方式是吸毒人员感染HIV的主要原因。

传统毒品如海洛因等,吸食方式多为静脉注射。吸毒者毒瘾发作时顾不得卫生,常常是几个人甚至一群人共用一个注射器,别说消毒,连起码的清洗都没有。

如果其中一个人是艾滋病感染者,病毒就会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给其他人。

此外,吸毒者往往是扎堆吸食,当毒品攻陷人的理智,在不可控制的兴奋状态下,很可能发生性乱交,也不做任何防护措施,这也会引起艾滋病毒经性途径传播

而且吸毒者的身体长期遭受毒品侵害,免疫力低下,更加容易感染艾滋病。


远离毒品,是对我们自己的爱护,建议你做到以下几点:

· 不因好奇、从众、追求刺激、摆脱烦恼而吸毒;

· 不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 提高警惕意识,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料、食品、香烟等。


高考结束了,希望年轻朋友们出外游玩和交友时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