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痛风最严重的省份,每3个人就有1个高尿酸,罪魁祸首就是这个习惯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952
关注

从老火靓汤到海鲜大餐,从甜品糖水到节日聚餐,广东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然而,这片以美食著称的土地,也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高尿酸。

在广东,竟有超过30%的成年人和高达50%的中学生被检测出高尿酸[1]。为何广东会成为痛风的高发区?只是饮食习惯那么简单吗?


01
 什么是痛风?它和高尿酸有什么区别?


尿酸,作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本应在体内循环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维持一种自然的平衡。

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血液中尿酸的水平便会升高,这种情况被称为高尿酸血症。医学上,如果非同日两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2]

高尿酸血症本身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它是一个警示信号,提示我们体内尿酸代谢可能存在问题。

而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的一种严重后果。当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长期偏高,尿酸就会在关节处形成结晶,引发剧烈的疼痛、炎症和肿胀。

痛风的痛,仿佛无数针尖同时刺入肌肤,让人从睡梦中惊醒,辗转反侧,难以再入眠。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虽有关联,但它们并不相同。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基础条件,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成痛风。


02
 痛风为什么偏爱广东人?


痛风,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似乎特别偏爱广东人。

在这片美食的天堂,每三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可能在默默承受着高尿酸的痛楚。年轻人也未能幸免,高中生中有一半的人在体检中被查出高尿酸[1]

广东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远远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3]。特别是在经济繁荣的珠三角地区,如惠州、佛山、肇庆和中山等地,患病率更是超过了40%[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人为何会成为痛风的“重灾区”?有几个因素:

基因因素: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包括广东人,较普遍携带ABCG2基因的特定变异,这种变异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上升。因此,广东人可能天生具有更高的高尿酸血症风险[5,6]

饮食习惯:广东人对海鲜、肉类、内脏以及老火汤的偏爱,无形中增加了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加之广东人爱饮酒、喝糖水,不少年轻人还将含糖饮料作为日常饮品,这些习惯无疑加剧了广东饮食中潜在的高尿酸风险[7]

代谢综合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高血脂和高血压等代谢问题与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影响尿酸的生成和排泄[8]

人口结构:随着高尿酸血症的年轻化,广东作为一个人口结构相对年轻的省份,其年轻群体中高尿酸血症潜在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03
 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远离痛风?


痛风,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不速之客”,似乎总在不经意间敲响我们的门。但别怕,我们有办法让它吃闭门羹。

1、多喝茶

根据《遗传学前沿》的研究,喝茶可以降低痛风的风险[9]。虽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究,但初步推测,茶中的黄酮类物质可能抑制了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或者改善了肾脏的尿酸排泄功能。不过,记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种类,适量饮用。

2、注意饮食

享受美食的同时要有意识地选择低嘌呤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此外,广东人喜爱煲汤,但长时间的炖煮会使得汤中嘌呤含量升高。建议采用快速烹饪方法,如蒸、煮或快炒,以减少嘌呤的摄入量。同时,需注意酒精的摄入,因为它也是诱发痛风的因素之一。

3、多喝水

每天至少饮用2000-3000毫升水,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尿酸并促进其排出。同时,规律的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改善代谢功能,从而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

痛风虽然可怕,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我们完全可以降低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记住,合理的饮食不是剥夺你的美食享受,而是为了更长远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下次痛风想要敲门,我们就用健康的饮食对它说:“不,谢谢!”

参考资料:

[1] 邓鹭与杜雪莹. (2019). 广州城区高中生血尿酸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40(9), 1420-1422.

[2] 方海琴,姜萍,王永俊,等.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J].卫生研究,2024,53(03):352-356.DOI: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24.03.002.

[3] 何雪华. (2019月6月24日). 痛风“绊倒”三成多广东90后. 广州日报.

[4] Liu W, Liu W, Wang S,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peruricemia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Risk Management and Healthcare Policy, 2021: 655-663.

[5] 王金丹、余玲玲、黄德益、施苏雪、赵敏敏、方丽丽与李芳. (2016). ABCG2 基因 rs2231142 位点多态性与浙南地区人群原发性痛风的关系. 基础医学与临床, 36(4), 503.

[6] Yang X, **ao Y, Liu K, et al.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of the southeast coastal region and association with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urate‑anion exchanger genes: SLC22A12, ABCG2 and SLC2A9[J].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8, 18(3): 3050-3058.

[7] 洪思捷,彭丹丹,孟瑞琳,等.广东省成人居民膳食模式与血清尿酸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21):3899-3903.DOI:10.20043/j.cnki.MPM.202203641.

[8] Lan Y, Mai Z, Zhou S, et al.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a: an up-dated cross-sectional study[J]. PLoS One, 2018, 13(4): e0196012.

[9] Liang X, Cai J, Fan Y.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tea intake and risk for gout: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J]. 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3, 14: 1220931.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