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憋尿,身体这三个部分受伤害最大

憋尿这种事儿,很多人都经历过。
比如,冬天赖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起床,只好憋一会儿......
过于投入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等反应过来已经憋尿很久.......
驾车堵在路上,周围没厕所,无可奈何只能憋着......
偶尔憋尿也许问题不大,但是长期的憋尿行为可是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憋尿甚至是一件十分有风险的事情。

长期憋尿,身体会怎样?
人体的膀胱,是储藏、排泄尿液的器官。当膀胱的储尿量达到400毫升左右(相当于一瓶矿泉水)时,人体就会产生尿意。
不过,膀胱是一个“很能忍”的器官,如果你没有立即排尿,它就会默默抗下压力,一点点的包容着越来越多的尿液。
但是,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膀胱也不例外。当尿液存储到了它能容纳的极限(800到1300毫升),不管你的意志力再强,尿道括约肌也会不受控制的打开,禁锢已久的尿液倾泻而出,这就是“充盈性尿失禁”,俗称“尿裤子”。
虽然憋尿一般不会让我们的膀胱爆炸,但长期憋尿会造成身体三个部位的损伤。
●膀胱失去弹性,形成尿潴留
膀胱长期处于撑大状态,膀胱壁的肌肉总被拉伸,膀胱就会失去弹性。
在需要排尿的时候,膀胱就有可能收缩无力,尿液排不干净,就会产生明明已经排尿了,但还是会有憋尿的感觉。
如果残留的尿液越来越多,还可能发生尿潴留。表现为无法自主排尿、尿频、尿急等。
●尿液回流肾脏,肾功能受损
憋尿的过程中,膀胱逐渐胀满。到了一定的程度,尿液已经无法挤进膀胱了,就有可能导致尿液回流,如果细菌逆流而上便会引起肾盂肾炎。同时,尿液的反流也会引起肾积水,损害肾脏功能。
●细菌入侵,造成尿路感染
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只有4~6厘米,病原体更容易进入膀胱。习惯性憋尿,给了细菌更多的入侵机会,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可能。
老年人憋尿风险大,可能导致猝死
老年人憋尿的风险更大。
膀胱过度充盈,导致盆腔压力升高,进而升高心血管管腔内压力,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后负荷增加,这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风险很高。
如果不及时导尿,猝死的危险就非常大。
此外,如果过度憋尿后突然排尿,原本胀大紧张的膀胱突然松懈,盆腔内压力骤然降低,血容量相对下降;同时刺激与交感神经对应的迷走神经,引起循环系统功能失调、心动过缓,反应性低血压。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耽误救治,同样是致命危险。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