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睡觉时有这4个表现,说明你的血糖偏高了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526
关注

糖尿病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据统计,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1.41亿,然而,糖尿病的知晓率、防治率及控制率均不足50%,换言之,超半数人不知道自己患病。

另一方面,年轻人糖尿病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一项以全国31个省区市共计75880名参与者为样本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18~2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30~39岁之间是6.3%。

所以,别再把糖尿病当成“老年病”,年纪轻轻的你,也同样有可能被糖尿病“盯上”。

01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得糖尿病?

刚过30岁的小张,最近发现自己的双眼视力开始下降,测血糖发现自己空腹血糖竟然达到了10mmol/L。

经诊断,小张是患上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小张很纳闷:糖尿病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吗,怎么自己这么年轻也会得病?

医生询问病史发现,原来小张从小就爱喝饮料,经常把饮料当水喝。

为何糖尿病会找上年轻人呢?这主要与人们不良的日常饮食和休息习惯有关。

如食用过多油腻、高热量的食物,喝太多含糖饮料,再加上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身体代谢功能下降,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

此外,超重和精神压力大也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糖尿病。

02

睡觉时有这4个症状要小心

由于糖尿病早期症状没有不适感,很多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就已经合并了一些并发症。

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不仅会引起全身包括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个组织器官的损伤,严重还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及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越小,预后也会越好。

如果睡觉时身体有这4个迹象,就要小心糖尿病了。

1.频繁起夜

多尿是糖尿病的典型征兆之一。当体内血糖升高时,身体各项器官的代谢随之加快,尿液生成量增加,从而造成小便增多。

2.手脚发麻

手脚麻痛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表现之一,主要是因为代谢异常、微血管异常等引起周围神经损伤所致。常以双侧对称性的发生,足端的感觉更为明显,下肢症状重于上肢,夜晚比白天重。

3.饥饿感明显

即使刚刚用过餐,很快就饿了,除了吃太少的原因,还可能是高血糖。这是因为当体内血糖过高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没有办法满足能量供应,人体缺乏能量供应就会感觉到饥饿。

不仅如此,饿着肚子睡觉还会破坏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早醒。

4.皮肤瘙痒

冬季出现皮肤瘙痒,除了气候干燥的原因,还要考虑高血糖。

为什么高血糖会引起皮肤瘙痒,原因可总结为两点:

一是血糖升高会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真菌、细菌和病毒感染,从而出现皮肤病,引发皮肤瘙痒。

二是血糖升高引起周围神经感觉障碍,皮肤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引起瘙痒。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通常会表现为皮肤干燥和脱屑,与普通的皮肤病难以区分,所以极容易被忽视。

03

防治糖尿病可以这样做

在引起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中,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都是可改变的,比如缺乏运动、超重、不健康饮食等,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血糖。

饮食方面:平时要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鱼和豆类的摄入。

推荐主食精细搭配,除了白米饭、面包等细粮,还可以多吃荞麦、莜面、玉米碴、青稞、藜麦等粗粮。

肉也不能不吃,但首选白肉,每天3两以内为宜。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水果虽然富含维生素,但有些含糖量也不低,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GI水果来吃,建议每天200~300g为宜。

运动方面: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腹部脂肪。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微微出汗或运动时心率维持在“170-年龄”为宜。(如50岁人群,运动时心率建议保持在120以内。)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先评估身体情况,再进行运动。

规范服药:定期检测血糖,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如果已经确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一定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随意调整药量,不规律用药会造成血糖波动,加速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糖尿病早期预防比后期治疗更有意义。每周少喝两杯饮料、少吃几块炸鸡,多运动30分钟,这些看似简单的改变,却能帮你稳定血糖,离糖尿病远一点。

即便不能做好以上几点,也一定要牢记糖尿病早期症状,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越好。

编辑|古月

图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专家提醒注意生活中隐藏的糖.重庆日报.2023-11-14

[2]当糖尿病盯上年轻人.《瞭望》2020年第51期

[3]皮肤瘙痒小心是糖尿病的信号.大连日报.2016年07月19日.

[4]糖友手脚麻木刺痛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光明网.2020-06-19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