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呼吸的职业病:变成石头的肺还有救吗?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6957
点赞量:1
关注

打工人,打工魂,现代人努力“搬砖”的同时,也别忘了关注健康,预防职业病。

职业病中最严重的疾病,就是尘肺病。一线劳动工人大多数患有此病,他们长期呼吸困难、咳嗽、乏力,肺部像煤炭一样黑,甚至慢慢变硬成“石头”。

作为“中国头号职业病”,尘肺病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无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国家卫健委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患者91.5万人,现存活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大概还有45万人。

然而,许多人都对尘肺病知之甚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职业病中的“致命杀手”。

尘肺病是一种什么病?

尘肺病是因吸入无机的矿物质粉尘,粉尘潴留在肺脏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也就是说,尘肺病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组疾病,主要特征是肺脏形成结节状或者是网格状的肺纤维化。

由于吸入矿物质粉尘的性质和暴露量不同,尘肺病分为不同类型,造成的危害也不同。随着病情的逐年加重,致残率、病死率很高。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尘肺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导致肺纤维化的矿物质粉尘吸入引起的尘肺病,比如代表性的砂肺、石棉肺,以及一部分煤工尘肺。还有一类是非致肺纤维化的矿物质,吸入以后得的尘肺,比如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等等。

我国把尘肺病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既兼顾了粉尘的性质,也兼顾了作业的工种,还兼顾了在工作过程中混合粉尘的问题。比如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碳黑尘肺、石墨尘肺,还有陶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多个不同的种类。

 

从事哪些工作易得尘肺病?

尘肺病的主要患病人群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接触职业性粉尘患病的,如果在生活环境中接触了一定量的粉尘,也可能患病。

大多数患者都是从事矿物质粉尘比较多的工作,比如采矿业、建筑业、室内/室外装修、石材加工,这些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还有电焊工、铸造工人、制陶业的陶工,以及一些特殊的职业,比如从事打磨、喷砂的劳动者,都可能接触到大量的粉尘。

尘肺病有哪些症状?

早期轻度的尘肺病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但通过体检或者CT、X光检查,会发现肺内有相关病变。

随着疾病的进展,有些患者就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疼。尤其是在活动的时候,会出现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尘肺病大多是慢性疾病,这种气短症状会呈进行性加重,一开始只有快步走或上坡时才会气短,休息后可缓解;后来即便是平路步行,甚至不活动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对于比较严重的尘肺病,比如易发生肺纤维化的矽肺和石棉肺,疾病潜伏期短,疾病进展快,肺功能下降,可能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个别的患者也会出现痰中带血、咯血的情况,但相对较少。一旦出现痰中带血或者是咯整口的鲜血,应怀疑有没有合并其他的疾病,比如二氧化硅和石棉粉尘暴露后相关的肺癌表现,或者是合并了尘肺的结核,这样就可能出现更多的症状。

 

怀疑得了尘肺病,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粉尘暴露工作环境中的劳动者,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喘息、胸疼、咳血等,不一定就是患上尘肺病。

因为粉尘暴露还可导致其他的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的反应性增高,或其他的呼吸道疾病,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鉴别肺脏具体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尘肺病的诊断,除了了解流行病学的相关背景,粉尘暴露的相关情况外,影像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拍后前位的胸片。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还需要拍一个高分辨率的CT,帮助进行肺脏结构的判别。

此外,为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肺功能受损的情况,需要进行肺功能的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来了解是否出现缺氧。

尘肺病能治好吗?

尘肺病导致的肺纤维化是不可逆的,但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的发展,防止出现并发症。

尘肺病主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一旦确诊尘肺病,首先要立即停止粉尘作业;如果是非职业性尘肺病,就要寻找可能引起尘肺病的环境,同样也要先脱离这样的环境。

其次,需评估患者有无缺氧的情况,若发生了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则要在家里进行长程的氧疗。部分患者还需要做康复治疗,通过康复锻炼减轻呼吸道和全身的症状,改善精神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得了尘肺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首先,尘肺病患者要避免粉尘的再次暴露,不建议再从事这类粉尘暴露的职业了。实在无法避免的,一定要戴上防护用品,如帽子、面罩、手套等,同时要合理安排劳动与休息的时间。

第二,一定要避免烟草的吸入。烟草对肺脏、对全身都是有害的,而且烟草也是一类致癌物,如果既有粉尘的危害,又有烟草的吸入,会对肺脏造成双重的损害。

第三,均衡营养,适当锻炼。尘肺病患者可以自己在家里适度运动,做做太极拳、八段锦或广播体操,有助于恢复。也可以到医院进行呼吸康复锻炼,在专业的指导下锻炼效果更好。

尘肺病不能治愈,但可以预防。期待随着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推进,广大工人阶层的就业环境得以改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增强对职业病的认识,选择适宜的工作环境、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保障自身的健康与权益。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