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肝功能正常,三个月后却查出肝癌,问题出在哪丨肝病100问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469
关注

体检时肝功能一切正常,结果隔了两三个月,就是肝癌晚期了,这事换谁身上都难以置信,但是这种事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刘先生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体检时查了肝功能,一切都很正常,结果隔了不到三个月,就确诊了肝癌晚期。

刘先生不肯相信这个事实,怀疑是检查结果错误,但是再次复查,依然是一样的结果。

医生表示,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即使肝脏仅保留20%-30%,也可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肝功能正常,并不能代表肝脏没有病变。

那么,我们体检的时候检查肝功能还有意义吗?肝癌就真的毫无预兆?体检时检查哪些项目可以更早发现肝癌的存在呢?

01 肝功能检查有意义吗?

体检时检查肝功能是有意义的!

只有少部分人群,即使患了肝癌,肝功能也是正常的。大部分人群在肝脏受损后,肝功能的指标都会出现异常变化,比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表示肝脏出现炎症;

白蛋白明显下降可能是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胆红素升高提示肝脏代谢和排泄功能存在异常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反映肝脏损伤、肝脏间质变化、肝脏储备功能和肝脏排泄功能,还能查明肝病的原因,判断预后,鉴别黄疸发生的原因等。

02 肝癌有什么征兆?

我们常说肝脏是一个“哑巴”器官,因为即使是患有肝炎、肝硬化、肝癌,都不一定有症状。虽然确实有这种情况,但是很多肝癌患者,其实在确诊之前都有或多或少的症状,只是没有引起重视。

症状一:肝区疼痛

肝癌患者,可能出现肝区肿块,或者有间歇性疼痛,这是由于肝脏肿大之后,肝包膜受到牵引,出现疼痛。因此,一旦出现肝脏部位疼痛,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症状二:身体异味

一些肝癌患者,在确诊之前,身体散发奇怪的味道,这是因为肝脏有解毒的功能,当肝脏出现异常,无法完成解毒的时候,一些毒素会通过皮肤渗透出来,导致身体出现异味。

症状三:皮肤发黄

尿液、大便、皮肤、眼球等出现发黄的情况,要考虑黄疸的可能性,而黄疸则代表着肝脏存在问题,也需要警惕肝癌的可能性。

症状四:牙龈出血和皮下瘀斑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很多人都有牙龈出血的症状,原因可能有很多,因此大家都没有引起重视,殊不知这也是肝癌的征兆之一。而皮下瘀斑也是一样,当肝硬化或者肝癌引起凝血异常时,就容易出现皮下瘀斑。

症状五:蜘蛛痣

蜘蛛痣是肝病的典型症状,因为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散开的小血管分支,形似蜘蛛。虽然蜘蛛痣不一定就是肝癌引起的,但是一定要引起重视。

症状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肝癌患者也可能出现消化道的一些症状,有很多患者在确诊肝癌之前,都曾出现过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

症状七:不明原因的发热

肝癌早期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可能还伴随头痛、乏力,时轻时重的情况,发热没有规律,并且持续时间长,也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03 如何准确地筛查肝癌?

想要更准确地筛查出肝癌,做到早筛早治,可以检查肝脏彩超和甲胎蛋白(AFP)。

● 肝脏彩超

超声检查价格较低,没有侵略性和辐射,灵敏度达到51%-87%。通过肝脏彩超可以发现肝脏是否存在异物,在临床上一般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查,以提高灵敏度。

●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人体的原始蛋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是大部分肝癌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比正常人高,当检查数值大于400μg/L,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患了肝癌。

如果通过肝脏彩超和AFP检查,怀疑是肝癌,可以进一步通过CT或MRI检查确诊,CT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60%-75%,特异度90%,而MRI灵敏度更高一些,达到77%-90%。

这两种检查对于直径<2cm的肿瘤,灵敏度为48%,而对于直径≥2cm的肿瘤,灵敏度可以达到92%。但因为这两种检查都具有辐射性,价格昂贵且费时,因此,肝脏彩超和AFP依然是最推荐使用的筛查方法。

参考资料:

[1]杨田田,陈娜,李金玲,袁笑. 乙肝患者免疫5项及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5(23):144-145.

[2]赫捷,陈万青,沈洪兵,李霓,曲春枫,石菊芳,孙凤,姜晶,曹广文,庄贵华,彭绩.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2022,北京)[J].中国肿瘤,2022,31(08):587-631.

[3]曹毛毛,陈万青.肝癌筛查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20,29(12):925-932.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