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面对暑热秋燥双夹击,慢病患者如何安然度秋?
24节气是根据自然节律变化而确立的特定节令,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都蕴含中国人传统的生存及养生智慧。
方舟健客策划《遇见·二十四节气》特别栏目,旨在将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领略不一样的春夏秋冬。
世界上出尔反尔的,不仅仅有你对象,还有……处暑天
说好的暑云散凉风起,结果中部地区直飚40℃
果然“猝不及防”
从来都是高温的代名词
还以为处暑一过
就能把厚外套翻出来拥抱秋凉
谁曾想刚跳出夏日的“焖煮”炉
又掉进秋季的“干煸”锅
立秋后反常的高温天应验了俗语“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此时虽已入秋,但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多地温度仍居高不下。再加上秋季主燥,干热并行来势凶猛,所以也有“秋老虎”之说。
“秋燥”这一概念是明末清初中医学家喻昌首先提出来的,在其著作《医门法律》中设有专篇 “秋燥论”,阐述了 “秋伤于燥”的理论源流及致病机理。长夏多雨而主湿,秋天雨少而主燥,许多人在过了立秋后会感觉整天口干舌燥,这是由于秋燥引起的,再加上睡眠不足、饮食肥腻等影响,一些燥病就会找上门来。
虽说处暑后天地间阳气由疏泄趋于收敛,然而目前高温天气尚未出现拐点,对于上了年纪的慢病患者,面对秋燥和暑热交错的“多事之秋”,应如何积极备战才能安然度秋?
“食”润燥
受异常气候影响,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因血管异常舒张、收缩而产生诸多不适。加上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此时极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入秋后心血管病人应继续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注意天气变化,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对于没有慢病困扰的人来说,恭喜你,即将迎来早起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干咳无痰的“秋燥”日子。秋燥不仅使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而且还是许多感染性疾病的诱因,如感冒、疖肿、鼻炎等。
所以,秋天养阴防燥是关键。在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肺的食品为主。有道是“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时候,民间就有处暑吃鸭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这是因为鸭肉有滋阴养胃、清热去火的功效,我国江淮地区还保留着处暑给亲朋邻里送鸭子的习惯,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此外多食银耳、百合、莲子、梨、等水分含量较多的食物和水果,同样具有清热安神、滋阴润燥的功效。
“行”迎秋
处暑后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人体血液循环、 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开始减弱,需要适当增加运动量以促进周身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恰逢“迎秋”是处暑的习俗之一,秋高气爽在处暑之后初见端倪,炎炎夏日成块的浓云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七月八月看巧云”,总有秋色入眼来。此时是人们外出郊游、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所以也就有了“出游迎秋”的说法。老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顺应节气特点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既能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又不会导致阴津阳气的伤耗。
“睡”避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后,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每天哈欠连连,疲倦不堪,也就是“秋乏”。
这是因为夏天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我们的身体消耗了过多的能量。进入秋天后,身体开始修生养息,一些潜伏在夏季的不适症状开始出现,机体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
好在充足的睡眠是解乏“利器”。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当秋天来临,这种习惯就要加以调整了。每天可以比平时多睡1个小时,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如果还是会感到困顿,中午也可适当“充电”。利用午休时间小睡10到30分钟,对缓解困顿十分有效。
另外,“秋乏”虽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有些危险疾病可能会“伪装”成秋乏偷袭。
脑卒中:有“三高”病史的人,若出现打盹、疲乏或是频繁打呵欠,就需要引起重视。根据临床显示,约有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前5~10天内会出现频繁打盹现象,这是大脑严重缺氧发出的求救信号。
糖尿病:糖尿病人出现嗜睡的可能性是常人的2倍,因此,疲乏犯困可能是血糖控制不好的征兆。
心脏病:心脏病发作后患者会感觉没力气或气短,或夜间起床后再躺下感觉气喘、憋气、疲劳,常被误当做秋乏。
因此,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若是在秋季总是感到疲惫困倦,应提高警惕,多加防范。
最后,荀子言“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与其期望时令而坐待它给人类以恩赐,还不如适应时令的变化而使它为人类造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时令,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衣食动养,依季候而作,随四季流转,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养生智慧。
参考文献:
[1] 熊正根. 《医门法律》“秋燥论”探微[J]. 中医文献杂志,2012(1):24-25. DOI:10.3969/j.issn.1006-4737.2012.01.011.
[2] 邬时民. 处暑防秋乏秋燥之要略[J]. 家庭医学(下),2016(9):55-55.
[3] 赵进喜,贾海忠,马淑然,于智敏,赵勇,刘宁,庞博,董菲,赵予.燥邪致病,复杂多变;审因论治,当分内外[J].环球中医药,2021,14(07):1239-1242.
[4] 陈丽云.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安度“多事之秋”[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10):24-25.
[5] 梁帅,邓自辉,范庆寅,等. 喻昌《秋燥论》的燥病辩证防治观[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5):591-594. DOI:10.3969/j.issn.1674-6309.2013.05.036.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