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乙肝想生个健康孩子,难吗?医生告诉你解决办法
病毒性肝炎一直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由于发病隐匿,症状轻微,大部分人无从察觉。即使确诊,也难以坚持治疗,最后导致病情加速进展,引发严重后果。
据估算,全球每年约有13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这些死亡主要是由各类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癌、肝衰竭有关。[1]
在我国,30%~50%的慢性乙型肝炎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我国乙肝流行的关键手段。[2]
近期,方舟健客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宗豪,围绕乙肝的母婴阻断进行深入解析。
围产期感染易转化为慢性肝炎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若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就很有可能生下乙肝宝宝。
婴儿感染乙肝病毒主要有三个途径:
宫内感染:就是女性怀孕时,婴儿在体内被感染。
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接触到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羊水或阴道分泌物,或因为子宫收缩,导致胎盘的绒毛毛细血管破裂,母亲的血液渗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感染。
产后感染:属于乙肝患者与胎儿间的水平传播。比如,孩子出生后用了患者用过的牙刷,口腔正好有创口,进而造成感染。
一般来说,围产期感染乙肝病毒,90%以上会发展成慢性肝炎,病毒难以清除,基本需要终身治疗。
如果孩子5岁以后发生感染,大多数可以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只有5%~10%的几率会发展成慢性肝炎。
阻断母婴传播的三个关键
加强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及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母婴传播的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国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乙肝母婴阻断流程,包括孕前、分娩、产后三个方面。
第一,孕前做诊断。
孕前检查是评估怀孕时机的必要手段。
建议患者选择肝功能正常、HBV DNA水平较低的时候去怀孕,这时候病毒载量少,传染性也比较弱,能更好地保障孕妇和婴儿的安全。
第二,孕期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乙肝患者孕期一定要遵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
如果HBV DNA水平在10^5以上,就要在孕20~28周使用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载量,防止婴儿宫内感染。
第三,产后阻断。
目前,国家规定对所有的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还需要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1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乙肝疫苗总共有三针,分别在出生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时接种,只有三针全部接种完成,才能对婴儿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注射完乙肝疫苗后,需要经过一个月左右才能在体内形成抗体,所以建议7~12个月时做乙肝五项的检查,如果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体阳性,说明阻断成功。
如今,有了母婴阻断方案,我国的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显著降低,也让乙肝患者实现了生育自由。
参考资料:
[1]2019年中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死亡率及治疗方式分析[图].智研咨询
[2]刘琳.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产前、产时阻断的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22):136-137.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