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癌,双手知道?手上出现4种症状,可能是癌症的信号!
你是否曾注意到双手的微妙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不仅仅是日常磨损的痕迹?事实上,我们的双手不仅是工作的工具,更是健康的晴雨表。在不经意间,手掌的一条细纹、指甲的一点异色,都可能是身体深处发出的警示信号。
癌症往往在无声无息中侵袭我们的生活,但是有时,我们的双手可能比我们更早感知到这些潜在的威胁。本文将带你一探究竟,揭示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癌症信号,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警觉,早一步守护健康。
1、杵状指
杵状指,又称鼓槌指,是一种手部异常,其特征是手指末端的增生和肥厚,指甲呈拱形隆起,以及指甲与皮肤构成的角度大于或等于180°。这种症状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
尽管杵状指不是肺癌的专有症状,但它在一些肺癌患者中被观察到。研究表明,大约3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能出现杵状指[1]。这可能是因为肺部肿瘤影响了血液循环,导致末梢组织的增生。然而,杵状指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脏病等。
因此,当出现杵状指时,建议进行全面的医疗评估,以排除或确认肺癌或其他可能的健康问题。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2、指甲下有黑线
指甲的变化,如黑线、颜色不均或变黄,可能是皮肤癌或更严重疾病的早期迹象。例如,指甲下的黑线可能是黑色素瘤的表现,这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皮肤癌。
此外,指甲颜色变黄并变厚可能是真菌感染的标志,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与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关。
3、手部异常肿块
手部出现的肿块或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能是皮肤癌、软组织肿瘤或骨肉瘤的表现。因此,任何不明原因的肿块或结节都应当引起警惕,并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
4、肝掌
肝掌是指手掌出现异常的红色斑点或斑块,特别是在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这种现象可能与肝脏疾病相关,如肝硬化、肝癌。
据统计,2020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达457万例,死亡人数达到240万[3]。从2005年到2020年,这一数字激增了21.6%[4]。
值得注意的是,癌症的发病率在40岁之后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于高风险人群和年龄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不同年龄段和风险因素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筛查策略。以下是几种高发癌症的筛查建议:
● 肺癌筛查
目标人群: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吸烟史或家族中有肿瘤病史的人群。
筛查建议:推荐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这种检查能够发现肺部的早期异常,对于无症状的肺癌患者尤其重要。
● 肝癌
目标人群: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有肝癌家族史者,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筛查建议: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 胃癌
目标人群:40岁以上的成年人,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或患有慢性胃炎、胃息肉等病变的人群。
筛查建议:年龄>40岁的人群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 食管癌
目标人群: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食管癌家族史、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等。
筛查建议:食管癌高危人群应进行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1次;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的人群,需每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 结直肠癌
目标人群:45岁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有大肠癌家族史、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或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筛查建议: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10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 乳腺癌筛查
目标人群:40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或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筛查建议:推荐每1至2年进行一次乳房X光摄影(乳房钼靶)检查。对于高危人群,筛查年龄可以提前,并且每年进行一次。
● 前列腺癌筛查
目标人群:50岁以上的男性,特别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群。
筛查建议: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
编辑 | 白露
审核 | 萧瑜粥
图源 | 摄图网
参考资料:
[1]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早期肺癌会给你很多暗号,你确定真的看懂了吗?》.2020-06-29.
[2] 王志强.杵状指[J].吉林医药,1975(01):48-51.
[3]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 Cancer burden rises to 19.3 million new cases and 10.0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20[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4] Qi J, Li M, Wang L, et al.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trends in cancer burden in China, 2005–20: an analysis of national mortality surveillance data[J].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3, 8(12): e943-e955.
[5]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J].抗癌,2022,35(2):1-24.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