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在心力衰竭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HF)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近年来,miRNA作为一类小的内源性RNA分子,因其在心脏病理生理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miRNA作为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生物标志物、预后指标以及潜在治疗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心脏泵血功能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求。尽管现代医学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仍有待提高。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通过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参与了心脏发育、功能维持以及疾病发生等多个方面。
图1 miRNA生物合成示意图
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中,特定的循环miRNA水平已被证实可以作为有用的生物标志物。例如,心脏特异性的miR-1、miR-133a、miR-499和miR-208在心肌梗死(MI)后的表达水平上升,与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相关。这些miRNA的血浆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
表1循环miRNA与不同病因的心衰相关
预后方面,多项研究表明,循环miRNA的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例如,miR-133a和miR-208b的水平与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相关,而miR-21的升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预后以及再住院率有关。这些发现提示miRNA可能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有力工具。
在治疗方面,miRNA的治疗潜力逐渐显现。miRNA的调控作用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例如,针对miR-132的反义寡核苷酸CDR132L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显示出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能改善心脏功能和降低NT-proBNP水平。此外,miR-92a-3p的抑制剂MRG-110也在健康成年人中显示出降低miR-92a水平和解除其靶基因抑制的效果。
尽管miRNA在心力衰竭的诊断、预后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需要在更大的患者群体中验证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其次,miRNA治疗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组织特异性输送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开发针对特定心力衰竭亚型的miRNA治疗策略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结论:
miRNA作为心力衰竭领域的新兴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的研究需要解决当前存在的挑战,以便更好地利用miRNA在心力衰竭管理中的潜力。
参考文献:
Gargiulo P, Marzano F, Salvatore M, et al. MicroRNAs: diagnostic, prognostic and therapeutic role in heart failure—a review. ESC Heart Failure. 2023; 10: 753–761. DOI: 10.1002/ehf2.14153.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