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RISPR/Cas9清除人T细胞基因组中的HIV-1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644
点赞量:3
关注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天普大学路易斯-卡茨医学院(Lewis Katz School of Medicine at Templ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定的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从而为最终治愈HIV感染铺平道路。

他们证实利用这种基因编辑系统能够有效地和安全地将这种病毒从在体外培养的人T细胞的DNA中清理掉。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3月4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天普大学路易斯-卡茨医学院综合NeuroAIDS中心主任、神经病毒学中心主任、神经科学系主任和教授Kamel Khalili博士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非常善于控制HIV感染。但是接受抗逆转病毒药物治疗的病人一旦停止服用药物,就会遭遇到HIV复制快速反弹。”大量HIV拷贝的存在削弱免疫系统,最终导致AIDS。

治愈HIV/AIDS---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发现HIV以来,它已夺去了2500万多人的生命---是HIV研究的最终目标。但是一旦它整合进CD4+ T细胞---HIV感染的主要细胞---的基因组后,清除这种病毒已被证明非常困难。近期的努力有意专注于重新激活HIV以便触发强劲的免疫反应从而能够从被感染的细胞中根除这种病毒。然而,在此之前,这些“激活并杀死(shock and kill)”方法中没有一种获得成功。

Khalili博士和同事们决定尝试着一种不同的方法:利用一种独特的定制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特异性地靶向HIV-1前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的病毒基因组)。他们的系统包括一种特异性地靶向T细胞基因组中HIV-1 DNA的向导RNA(gRNA),和一种切割T细胞DNA链的核酸酶Cas9。

一旦Cas9在基因编辑过程中删除HIV-1 DNA序列,那么T细胞基因组的松散末端被该细胞自身的DNA修复机制重新连接在一起。

在之前的研究中,Khalili博士的研究团队已证实他们的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能够从人细胞系中切除HIV-1 DNA。然而,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他们着重研究HIV潜伏地和有效地感染的人CD4+ T细胞,并证实这种技术不仅将这种病毒从T细胞中清除,而且在HIV-1已被根除的T细胞中,这种系统的持续存在阻止它们再次感染。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体外开展实验,先将来自HIV感染者的T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随后证实利用这种基因编辑系统处理这些T细胞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和显著地降低病人T细胞中的病毒载量。

在这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Khalili博士的研究团队解决了关于脱靶效应和毒性的问题。利用一种被称作超深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它也被认为是评估基因组的金标准,研究人员分析了HIV-1已被根除的T细胞的基因组,以便确定gRNA靶向的基因组区域以外的基因是否发生突变。他们的分析结果排除了基因发生脱靶效应,包括对T细胞基因表达的间接影响。对T细胞活力和增殖的研究证实HIV-1已被根除的T细胞正常地生长和发挥功能。

Khalili博士说,“这些发现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次上。它们证实我们的基因编辑系统能够将HIV从CD4+ T细胞DNA中有效地清除掉,而且通过让HIV-1基因组发生突变,从而永久性地让它不能复制。再者,它们证实这种系统能够让T细胞免受再次感染,而且这种技术对T细胞是安全的,没有毒性作用。”

他补充道,“在此之前,人们从未在这种程度上开展这些实验。但是[我们开展的这些实验]解决的问题是比较关键的,而且这些结果允许我们利用这种技术继续取得进展。”

吉利德4款抗艾药已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吉利德在艾滋病领域的4个创新药已全部进入中国,实现与全球同步。4个抗艾新药包括捷扶康(艾考恩丙替片)、达可挥(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片)、舒发泰(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以及2019年初上市的必妥维(比克恩丙诺片),覆盖了从暴露前预防、暴露后预防(PEP)到单一片剂(STR)治疗的综合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必妥维在中国获批的时间仅比美国晚了一年左右,而且必妥维在2022年初进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成为广大平民能用得起的好药。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