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CT做多了,患癌风险增加43%!一年最多能做几次?
去过医院看病的人都知道,CT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检查手段。
然而关于CT产生的辐射会对身体造成多大伤害,一直是人们担心的问题。一项样本数据超94万人的研究提出: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将“CT致癌”的说法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这是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T检查次数的增加,罹患血液和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呈上升趋势。
(文献截图)
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九个国家超94万名儿童和青少年的数据,他们累计接受了超过133万次CT检查。研究团队在平均7.8年左右的随访后,记录到790例血液恶性肿瘤病例,包括578例恶性淋巴肿瘤和203例髓系恶性肿瘤和急性白血病。
经数据分析发现,随着CT检查次数的增加,罹患所有血液和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都呈上升趋势。每增加一次CT检测,患血液恶性肿瘤的整体风险将升高43%;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42%,骨髓恶性肿瘤和急性白血病的风险升高48%。
该研究加强了低辐射剂量下癌症风险增加的证据。不过研究者也强调,这一结果并非为了引起新的恐慌,而是提示我们,在CT扫描日益广泛应用的当下,应当提醒医生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的CT检查需要格外慎重,以及要对CT检查的剂量进行优化,以降低低龄患者辐射暴露的风险。
因为相较于成人他们的身体对辐射更为敏感,且其预期寿命更长。因此,有更长时间可能发展出由辐射引发的癌症。
辐射对人体固然有害,但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上海市肺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史景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即可视为“安全”,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伤害,患者不必过度忧虑。
一次普通的X线检查,辐射剂量只有约1.2mSv,而一次局部的CT平扫,剂量通常也只是X线检查的几倍。
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报告,辐射剂量低于100mSv时没有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升高的现象。这意味着100mSv是一个安全界限,如果只是例行体检或因诊疗需要偶尔做一次的话,辐射剂量并不会超标,致癌风险极小。
目前,CT的应用广泛,作为医生的“天眼”能够辅助诊断很多疾病,比如脑梗塞、颅脑外伤以及脑部肿瘤等。除此之外,心脏、肝胆以及肾脏等实质性器官,也可通过CT比较清晰看到病灶。
虽然并不提倡健康人群频繁进行CT检查,但高危人群和出现相应症状者,需要做CT检查时,也要遵从医嘱进行检查。
湖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郭小芳表示,CT可以筛查不少癌症。从敏感性来说,用CT筛查肺癌是最好的,因为肺部里面是空气,通过CT筛查可以实现早期发现。
尤其是肺癌高危人群,每一至两年应做一次CT筛查。
年龄45岁及以上者,含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的即为高危人群:
长期吸烟者;
有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者;
长期接触氨、砷等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者;
罹患其他恶性肿瘤个人肿瘤史者;
一二级亲属肺癌家族史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史者。
总而言之,人们应当科学理解CT筛查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害怕和恐惧,绝大多数诊断性影像学检查都是利大于弊,拒绝检查的后果可能是漏诊/误诊/误治,延误疾病救治的最佳时期。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