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洪致17人死亡,慢病患者和老年群体,出行需注意哪些事项?
疫情以后,大家爱上了露营,爱上了山间溯溪,然而这些天四川山洪致使17人死亡17人失联的新闻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神经。
爆发山洪的彭州龙门山镇的龙槽沟因沟内绿树成荫,水质清澈,浅滩、瀑布随处可见成为“网红”打卡点。盛夏以来周边众游客便慕名而来玩水、纳凉,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8月14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槽沟,消防救援人员在搜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然而龙糟沟并非开发景区,且汛期凶险,洪水突袭前当地景区管理员曾多次劝离游客,河滩周边“禁止下河”“珍爱生命远离河滩”等警示标语也随处可见。然而,因为心存侥幸、麻痹大意的心理令众多游客忽略了这些秘境可能带来的危险性,酿成惨剧。
从这次山洪意外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人们的出游习惯。疫情之前,大众更喜欢看远处的风景,游遍祖国的河山大川;疫情之后,大众更倾向于人少、节奏慢、耗时短、距离近的山林河野。这些地方,虽貌似“平安无事”,实则对游客而言同样潜藏着“危机”,尤其是慢病患者和老年群体,出行前更应做好万全准备。
鉴于山洪事故的前车之鉴,出游地应选择安全设施完善的旅游景点,出发前应注意天气预报,避免恶劣天气出行。与老人或慢病患者同行,则还需要对旅程长短和目的地进行规划。像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宜大量耗费体力的旅行,也不建议将高海拔地区作为首选地。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以轻松休闲度假为主,避免旅途辛劳。
其次,老年人在旅行途中突发疾病的例子不少,因此外出旅行前最好能做个体检,了解自己是否合适出行。
避免舟车劳顿,在交通工具选择上尽量减少舟车劳顿,出行的方式选择:短途旅行可以乘坐轿车、大巴,比较方便,由于路途中患者很难活动,所以下肢易形成血栓,导致疾病发作。
如中途停车间隙可以下车走动透气,避免因心脏不适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另外,到达目的地后,一定要先了解当地医院的位置,有症状可及时到医院,不至于延误病情。
慢病患者外出前切不可忘记带常用药,并且注意及时服药。要携带的药品包括两类,一是要携带防治慢性病的药,如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者,出游时尽管无症状表现,但也要做到有备无患。二是要带一些防止晕车、晕船和止泻、消炎或通便药。此外,还要带一些伤湿止痛膏、酒精、药棉、红药水之类物品。
外出旅行,饮食不合理或不卫生引起消化道疾患也是常见问题。对于慢性病患者,一旦发生腹泻更加容易引起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加重原有疾病。因此外出旅行应该选择正规的餐厅,对于地方特色美食要有节制进食。如果发生腹泻,可以自己服用口服补液盐和止泻药物进行自我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应该及时就诊。
慢病老人体力有限,身体情况不稳定,每日不宜安排过多行程,并且要尽量选取低风险项目,如游园林、赏花等,避免攀登等高强度的旅行。此时夏热未退,容易引起中暑,旅途要保证老人和慢病患者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每天的休息时间最好不低于10小时。
虽然旅行前做足了准备,但是途中的意外难以预料,如果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不要乱了阵脚,需要掌握方法冷静处理。
突发状况1:晕厥
当慢病老人突然晕倒,切忌随意挪动他的身体,晕厥大多由劳累过度引起,应该首先观察他的心跳、呼吸是否正常,如正常可轻轻拍醒他,如有异常或者轻拍无反应,应该立即就近送医治疗。
突发情况2:心绞痛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旅行中的受寒、饱食、激动等都可能引起心绞痛。一旦发生心绞痛,应首先让其坐起,将硝酸甘油含于舌下,然后服用应急药物来缓解,必要时呼叫120进行医护急救。
突发状况3:急性肠胃炎
如果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可以先用备好的肠胃药缓解,也可到药店购买补液盐冲服,防止脱水造成急性肠胃炎,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应送医治疗。
突发情况4:低血糖
这点尤其值得糖尿病患者注意,低血糖容易出现在就餐后的3至5小时,会影响患者的心律,甚者有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因而一旦出现手抖、心慌等低血糖症状,应尽快食用含糖食物。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