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骨头不中用?错!这样保养让关节更“长寿”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3221
关注

随着年龄的增长

骨头好像变松了

即使是轻微的跌倒

也会更容易骨折

图片

同时开始出现驼背

个子也慢慢变矮了

这似乎也是老去的象征

图片


还会时不时地腰酸腿疼

常常听到老人说

唉,年纪大了

一把「老骨头」不中用了

图片

腿脚不便

成为很多老人拒绝外出的理由

他们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孤独



听说骨关节只能活到六十岁,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些情况是正常的,因为年纪大了,人力无法逆转。

真的是这样吗?错!其实这很有可能是骨关节出了问题。

这些现象都不是正常的生理性变化,而是病理性的变化,骨质疏松骨折导致的锥体坍塌是原因之一。

腰背骨痛、身高缩短、容易骨折是骨质疏松最明显的三个症状。


1分钟自测骨质疏松风险


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首次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为19.2%,65岁以上则达到32.0%。我国中老年人骨骼健康问题严重,低骨量人群庞大。

不仅中老年人需要时刻注意骨质疏松,年轻人也需要开始警惕。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 30 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之后骨量开始走下坡路。

图片


而且,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超九成不知道自己患病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建议各位朋友花1分钟进行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的骨质疏松风险测试题,如果有任何一条问题的答案为“是”,表明有患上骨质疏松的危险,需要多加防护。任何两条问题的答案为“是”,表明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推荐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症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2.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3.实际年龄超过 60 岁?

4.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5.是否经常摔倒 (去年超过 1 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40 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 3 cm?

7.是否体质量过轻? 

体质量指数 (bodymass index,BMI) 小于 19 kg/m2?

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连续超过3 个月?

9.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 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11.是否经常大量饮酒?

每天饮用超过 2 个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 500 mL、葡萄酒 150 mL或烈性酒 50 mL?

12.目前有吸烟习惯或曾经吸烟?

13.每天运动量少于 30 min (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

14.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补充钙剂?

15.每 天 从 事 户 外 活 动 时 间 是 否 少 于10 min,又没有补充维生素 D?


关节寿命只有60年?


图片


不可否认,骨关节的确是存在使用寿命的。

以膝关节为例,假设每天走1万步,45岁以后膝关节大约要经历1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随着骨关节使用次数的增加,关节软骨会慢慢发生磨损退变,逐渐出现软骨损伤、骨质增生等症状,这就是关节老化。

但是具体的老化时间有多长呢?是不是60年?

60只是一个概数,具体的时长与基因遗传、生活习惯、运动方式及身体机能都存在一定关系。比如说,久坐会使关节内部循环受到影响,关节软骨无法得到足够的润滑和营养;而长时间站立、长时间行走会引起膝盖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肉韧带的疲劳;肥胖、超重则会加大关节内的压力,使关节的疲劳加快;过度的运动量或剧烈的运动也能使肌肉疲劳、身体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受伤。

早发现,早诊断是预防骨折的保障。为了防止“骨关节”提前退休,需要提高骨关节养护意识


预防早知道

合理的均衡饮食。选择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摄入量为800mg(元素钙),而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推荐为1000mg。而老年人每天能从饮食获取约400mg的钙,所以每天应补充的钙量为500-600mg。

含钙高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虾蟹、豆类、坚果类等。在饮食中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适时适量补充钙制剂也是改善机体内钙营养状态的一种有效措施。补完钙以后还要记得晒太阳。

经常户外锻炼。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刺激,有利于骨小梁的发育和骨量的保持。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3,只有活性维生素D3才能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维生素D很难食补,如果足不出户或晒太阳少、爱用防晒产品的人,就需要额外补充。老人皮肤合成率大大降低,更要注意补充。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食盐摄入过量、吸烟、酗酒、饮用咖啡和过多饮用碳酸饮料等。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