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 | 春节在即,不同人群如何做好日常防护?这份提醒很实用!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073
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从变成了“乙类乙管”,在防控措施上不需要再集中隔离,也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也不要求大家常态化核酸检测了。

然而实施“乙类乙管”不代表放任不管。

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是防控重点。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作为重症高风险人群,慢病患者、孕产妇、老人及儿童等特殊人群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一份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防护指南

收藏备用!

01慢病人群

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然而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因此慢病患者在做好慢病管理的同时,切勿放松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护。

02孕产妇人群

大家都知道孕产妇属于体质较弱免疫力低的人群,一旦感染还很难用药治疗,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无论是家人和孕产妇自己,都要做好安全防护。

03儿童人群

儿童本身就是易感人群,又因处于年幼无知的年纪,未必有主观意识来落实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依靠父母及看护人筑起的“被动”防护墙显得尤为关键。

04送餐及物流行业人群

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也是流动性大、接触人员多、疫情风险高的重点人群。

05老年人群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加上老年人群免疫功能受损,将面临更高的重症和住院风险,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保护同样格外重要。

最后

春节假期来临,很多人已经将出行、返乡的计划提上日程。目前,多地还处在新冠感染的高峰期,而且以往冬春交际也是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期,在人口流动性增大的情况下,普通人群的个人防护措施同样不能松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给出了以下防护建议:

● 合理安排出行,尽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比较高的地区探亲访友,同时也倡导处于疫情流行水平比较高地区的群众尽量减少外出。

● 返乡人员刚回到家的时候,要做好自我防护,尽量避免接触家里的老人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接触的时候要进行个人防护。

● 回到家后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者根据病情来及时就医。

● 探亲访友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不建议去探望还未“阳过”的老人及慢病患者;减少聚餐、聚会的次数,聚餐、聚会的时候要减少人数和时间。同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等;结束就餐的时候,要及时佩戴好口罩。

● 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随时保持手卫生,避免接触公共的物品。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注意相应的咳嗽礼仪,要用纸帕或者肘部遮挡。

信息来源:国家卫健委、人民日报健康、健康中国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