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莫穗林医生:让患者有信心去恋爱、生小孩,我感到很幸福|中国医师节
今天是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为医者坚守的誓言,也是他们奋战临床一线的医路缩影。
在专属于医生的节日,方舟健客推出《感恩“医”路有你,方舟守护健康——致敬中国医生》特别策划,与名医面对面,倾听他们讲述医路经历与感悟,诠释医者的初心与担当。
“您为什么要选择医生这个职业?”
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每个医生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性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莫穗林医生的回答是:“医生是一份有成就感的职业,让我倍感幸福。”
细数37年的从医生涯,莫穗林医生已记不清看过多少患者。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的信仰,敬佑生命、大爱无疆。
莫穗林医生学医,可以称得上是误打误撞。他开玩笑说:“我是被加入医生行业的。”
他至今还记得,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本想选建筑设计,但在家里人的建议和期待下,他最终选择了医学专业。对医生没有太大意愿的他,当走过大半辈子的医路,渐渐爱上了这一职业,还希望自己的孩子、孙子将来也能从事医生。
“当医生非常有意思,让我感到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从医多年,如今回过头来看,莫穗林医生由衷地觉得,医生这一行是非常好的,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帮患者答疑解惑、解除病痛的快乐。
在日常工作中,莫穗林医生每天都会面临很多充满困惑的患者。当他们结束问诊,能够如释重负地回家,或者是下次复诊时带回来好消息,比如康复了、解惑了、身体问题改善了,每到这时,莫穗林医生的心里总会涌起满满的充实感与成就感。
莫穗林医生的研究方向是中西医结合男性健康管理。一开始,他在中医肾科专门从事肾脏病的诊疗。但在很多老百姓看来,肾病即肾虚,就等同于性功能有问题。莫穗林医生就发现,到门诊来看肾脏病的患者不多,反而性功能障碍的男性患者不少。
慢慢地,中医肾病的门诊调整为中医男科门诊,莫穗林医生也逐渐转到男科的专业,“仿佛冥冥之中就注定了我要往这条路走”。
在以前,医院门诊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妇科总是门庭若市,男科却门可罗雀。难道男性都没有健康问题吗?
“其实是男性心理上更为脆弱,造就‘难言之隐’。”莫穗林医生指出,很多男性患者都不愿意到医院男科来,要么是没时间,要么是不敢来。
把时间倒回二十年前,一说到男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路边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男科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往往和性、性病相关,临床上的很多患者,也都是因性功能问题来到男科就诊。
“事实上,男科疾病不等同于性病,男性健康也不应只关注疾病治疗、性功能障碍及生育问题。”莫穗林医生解释说,在娘胎里就要开始健康管理了,从生育健康的宝宝,到男孩子生殖器的管理,再到前列腺的管理,前列腺的管理又包括年轻人常出现的前列腺炎、和老年男性可能出现的前列腺增生、甚至前列腺癌等等。
莫穗林医生强调,“从事男科更要关注男性的全生命周期,以及学科的规范性。”男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既是对各年龄段的男科疾病管理,也是从疾病前期的健康筛查、院内治疗,出院后的随访护理等整个过程的全方位管理。
具体来说,无论是患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从小孩到老人各年龄段,都需要纳入管理体系进行分级健康管理。莫穗林医生表示,我们应把男科疾病诊疗与男性健康管理融合,把男性健康融入“大健康”的理念,也要把西医和中医有机融合。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男性患者倾向于在互联网平台上就诊及获取相关信息,但也容易被一些虚假信息误导。因此,如何进行规范专业的引导,利用好互联网技术致力男性健康管理,对于提高男性健康管理质量至关重要。
“莫医生,我尿尿后总会打哆嗦,是生病了吗?”
“莫医生,我的阴囊总是湿湿的,用不用治?”
“我好几年没谈女朋友了,一直都是自慰,会不会容易阳痿?”
以上的对话,在莫穗林医生的门诊中时常发生。每当听到这样的问题,莫穗林医生总会先安慰患者不必过于担忧,光凭这些无法确诊疾病。经过一番专业耐心的解释,他们才解开了困扰多时的心结,连连鞠躬道谢,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在看诊的过程中,莫穗林医生也发现,太多的男性对男性健康存在误区,无论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是已经结婚成家的中年人,对于勃起功能障碍(ED)、早泄、不育等认识实在太少。
每每遇到这样的患者,莫穗林医生都觉得,这就是身为男科医生的成就感,也是肩负着的社会责任。社会上对男性的普遍认识是顶梁柱,但在莫穗林医生看来,“男性是一个弱势群体,尤其是青壮年群体,承受的压力特别大。”
很多时候,在医生看来很小的问题,对当事人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有时医生只需要和患者聊一聊,给出专业的指导,可能问题就解决了,患者从此就有信心去谈恋爱、去过健康的性生活,甚至组建一个家庭、孕育下一代。
“这是多好的事情!”莫穗林医生也期待有更多年轻医生加入这个行列,他认为男科是一个青春的学科,正在发展壮大。从事男科疾病诊疗、男性健康管理,和学科一同成长,有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是非常有意义的。
做医生不易,做一名好医生更难。怎样才算得上一名好医生?
莫穗林医生认为,一名好医生,要有好医术和好医德。
“好医生首先是专业的。”莫穗林医生表示,医生之间不存在谁好谁坏,只要在各自领域是专业的,就是一名好医生。其次,好医生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要有同理心,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价值,要理解人、同情人、有仁爱之心。
当然,医生也是普通人,偶尔发脾气也是人之常情,并不能代表他就不是个好医生,好态度不等于好医德。医患之间本该是战友,共同对抗疾病,若能彼此多些理解和信赖,社会就能多些和谐。
疫情以来,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奋战抗疫一线,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让大家看到了医生的辛苦。对即将从医、或正在犹豫要不要学医的年轻朋友,莫穗林医生的建议是:
无论选择哪一个专业和工作,都会承受相应的压力。疫情之下,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医务人员的不易;当火灾发生时,我们也会看到消防人员逆行灭火的危险。所以,各行各业都存在风险、压力,也有其价值所在。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坚守初心、踏踏实实地做下去,相信定能收获应有的回报,体现自己的价值。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