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指标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却常被糖尿病患者忽略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常监控的就是“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这两个指标。
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却很少有人去关注,那就是“餐后一小时血糖”,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早发现糖尿病的征兆,同时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餐后1小时血糖异常,糖尿病风险高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基于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
对于没有多尿、口干、多饮的患者来说,如果达到以下标准即可诊断糖尿病:
● 空腹血糖≥7.0mmol/L;
● 或者随机血糖≥11.1mmol/L;
● 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2小时≥11.1mmol/L;
● 又或者糖化血红蛋白≥6.5%;
但在临床中,也常见一些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均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糖负荷后1小时血糖已经增高的人群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国内有研究表明,约23.56%单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小时高血糖人群会在5年后发展为糖尿病。
因此,餐后1小时血糖高的人群,同样要警惕未来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餐后1小时血糖高,心血管事件风险高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同样需要关注餐后1小时血糖值。
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波动性的高血糖会对人体的血管病变产生影响,糖尿病患者餐后1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更是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项来自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三科的研究显示:1小时葡萄糖耐量高血糖人群存在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
这项研究针对103名血管病患者进行的1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发现1小时糖耐量实验高血糖人群较正常糖耐量组人群动脉僵硬度增加,弹性下降。
而动脉僵硬度的检测是评估早期血管病变,报告心血管病风险的有力的工具。
餐后血糖怎么控制?请注意这三点!
事实上,只要掌握对方法,餐后血糖较空腹血糖更加容易控制。
1、调整控糖药物
每位患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请医生制定合理的控糖方案。例如,有些患者餐后血糖较高,但却服用了管空腹血糖的药物。
还有些患者,因外出或其它原因漏服降糖药物,也势必导致血糖升高。
2、调整饮食方案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含糖量高、含油脂多,或者主食吃得过多,都会导致餐后血糖失控。
因此,糖友们应以“低碳水、低脂肪、优蛋白、高纤维”为原则,控制一天总的能量摄入,并且均衡营养,同时要注意主食定量,粗细搭配。
3、调整进餐方式
吃饭速度快,会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增长速度跟不上餐后血糖增长速度,从而使餐后血糖飙升。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进食速度,尽量做到细嚼慢咽,进餐顺序可以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原则进餐,有利于维持餐后血糖的平稳。
*除标注外,文中图片源自摄图网,已获平台授权
参考资料:
[1]OGTTlh高血糖对糖尿病转归的预报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 2005, 22 (4) :241-243.
[2] Gao F, Chen X, Zheng Z,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at 1 h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giology. 2018;69(7):603-610.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315-408.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