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心脏:揭秘冠心病背后的“隐形杀手”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24
关注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元凶”。但你知道吗?除了传统的生理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情绪也可能是冠心病的“隐形杀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冠心病与情绪之间的那些事儿。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而情绪,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我们处于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时,体内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会大量释放。这些激素不仅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会使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减少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无疑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反之,积极、乐观的情绪则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研究表明,经常保持愉悦心情的人,其心率和血压相对更加稳定,冠状动脉也更容易保持通畅。这是因为积极情绪能够促进体内有益激素,如内啡肽、血清素等的分泌,这些激素具有舒缓血管、降低心脏负担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调节情绪,保护我们的心脏呢?首先,要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当负面情绪来临时,不要逃避或压抑,而是要正视它、理解它,并寻找合适的方式进行宣泄和释放。其次,可以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此外,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也非常重要。与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倾诉烦恼,不仅能够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还能够有效降低心理压力。

当然,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的人来说,情绪管理更是至关重要。除了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心脏康复计划,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情绪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不仅要关注传统的生理因素,更要重视情绪这一“隐形杀手”。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风险,让心脏更加健康地跳动。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