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出现三种脸色,可能是肝病预兆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望”指的是“望诊”,主要是通过观察人的发育情况、面色五官、舌苔、四肢,来初步了解病情。
《灵枢·本脏篇》也对此有记载:”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人的脏腑跟五官有密切的联系。
其中,观面色是望诊最重要的一环,可以看出你的气血、湿热。
临床上有一个常被提及到的面色,叫肝病面容,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01“肝病面容”有哪些特征?
正常的面色是什么样?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白里透红。
《黄帝内经》就将健康的面色描述为:“白绢裹朱砂”,即正常的肤色不是惨白,而应该白里透红。
简单四个字,却很难达到。
环顾四周,现代人要么黝黑,要么惨白,要么腊黄,啥色都有,唯独少了白里透红。
中医认为,人的肤色只有在血气充足的情况下才会红润,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面色晦暗及色素沉着。
其中有一类的面容很相似,临床上把他们统称为“肝病面容”。
之所以出现肝病面容,主要是患者肝脏损伤后,无法正常的代谢。
体内雌激素不断累积,增加的雌激素无法抑制酪氨酸酶,酪氨酸一步步转化成黑色素,最后表现为皮肤暗沉。

一般来说,肝病面容有以下三个特征:
脸色变暗:患者面部皮肤色泽逐渐变暗,脸色发黑、没有光泽弹性差,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古铜色”面容;
蜘蛛痣:有的患者颜面部或鼻尖部出现细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好像纤细的网络,临床上把它形象地称为“蜘蛛痣”。
“熊猫眼”:有的患者眼圈周围灰暗尤其明显,有点像“熊猫眼”。
这种肝病面容,常见于肝硬化、老年人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病、肝炎双重感染、急性肝病等疾病。
02 得了肝病,身上会有哪些信号?
俗话说:“肝脏不好,未老先倒”。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一旦肝脏出了问题,其他器官的运作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肝病面容是一类症状,此外还有黄疸、食欲下降、疲乏无力、肝区痛、肝掌等。
1.出现黄疸
黄疸是胆红素代谢障碍的外在表现。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时,就会出现黄疸。如果胆红素只是轻度升高,会出现隐性黄疸;若是升高明显,则皮肤、巩膜等都会出现黄染。
2.食欲下降
肝脏是人体的最大消化器官,可以帮助多种食物的消化,肝脏出现病变,患者的消化能力就会下降,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等。
3.疲乏无力
糖原的合成是在肝脏进行的,肝脏一旦发生病变,糖原合成不足,能量无法满足身体需要,就会时常感到疲惫无力。
4.肝区疼痛
肝脏位于人体的右肋下,如果肝脏出现病变,这个位置会出现痛感,临床上很多肝硬化、肝癌患者,都会出现肝区疼痛的情况。
5.出现“肝掌”
如果肝细胞受损,无法及时灭活雌激素,在体内大量堆积后就会引起毛强动脉扩张,在手掌上就会表现成“肝掌”。
肝掌在大鱼际和小鱼际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呈现为粉红色的胭脂样斑点,用力按消退,放开就恢复原状。
临床医生常把肝称为“最沉默的器官”,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轻微损伤时往往无症状,普通人难以察觉。所以,平时我们要多关注身体的蛛丝马迹,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资料:
[1]周一海.『肝病面容』是怎么回事[J].家庭医学,2017
[2]车军勇 孙茜.这些信号提示肝不好[N].健康报.2019-06-19
[3]高丽丽.不同类型的黄疸,如何选择降黄疸药物?.消化时间.2021-07-08
[4]面色发黑,警惕肝癌.光明网.2021-08-19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