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风险清除率!礼来心血管革命性药物刊登NEJM:一针管一年,或改写20亿人"遗传生死簿"

学术前沿官方号
阅读量:8631
点赞量:45
关注

Lp(a)——未被充分认知的心血管“隐形杀手”

脂蛋白(a)[Lipoprotein(a), Lp(a)]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特殊脂蛋白颗粒,其血浆浓度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全球约20%-25%的人群(14-20亿人)存在Lp(a)水平升高(≥125 nmol/L),这一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主动脉瓣狭窄及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然而,传统降脂手段(如他汀类药物)对Lp(a)几乎无效,且目前尚无获批的靶向疗法。

2025年3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ALPACA临床试验II期结果,首次证实礼来公司(Eli Lilly)研发的长效小干扰RNA(siRNA)药物Lepodisiran,可将Lp(a)水平最高降低94%,且单次给药效果可持续近一年。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高Lp(a)患者带来希望,更可能重塑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格局。

研究设计:多剂量探索与长效评估

ALPACA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期研究,于2022年11月11日至2023年4月17日期间在阿根廷、中国、丹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罗马尼亚、西班牙和美国的66个中心开展。旨在评估Lepodisiran的安全性、疗效及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纳入320名基线Lp(a)≥175 nmol/L的成人患者(中位年龄62.7岁,43%为女性),按1:2:2:2:2比例分为五组:

• 16 mg组:基线及第180天各注射一次16 mg Lepodisiran

96 mg组:基线及第180天各注射一次96 mg Lepodisiran

400 mg组:基线注射400 mg Lepodisiran,第180天注射安慰剂

400 mg双剂量组:基线及第180天各注射400 mg Lepodisiran

安慰剂组:在基线和第180天分别注射安慰剂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60至180天期间,Lp(a)浓度相对于基线的平均百分比变化(安慰剂校正后)。次要终点包括更长期疗效(至第540天)、对载脂蛋白B(ApoB)的影响及安全性指标等。

研究结果

1. 核心发现:近乎“清零”的Lp(a)抑制效果

主要终点:

400 mg组(单次给药)在第60-180天实现Lp(a)平均降低93.9%(95% CI: -95.1%至-92.5%);96 mg组和16 mg组分别降低75.2%和40.8%。

长期效果:

400 mg双剂量组在第30-360天的Lp(a)降低幅度达94.8%,至第540天仍维持74.2%的降幅;单次400 mg组在第360天时Lp(a)较基线下降67.8%,提示单次给药效果可持续近一年

图1:Lp(a)浓度变化


2. 次要终点:对ApoB的协同作用

Lp(a)颗粒含ApoB成分,Lepodisiran的Lp(a)抑制作用间接降低了ApoB水平:

400 mg组(单次给药)在第60天和第180天分别使ApoB水平较基线降低14.1%(95% CI: -19.0%至-8.8%)和13.7%(95% CI: -19.3%至-7.9%);

400 mg双剂量组在第240天时ApoB下降达15.5%(95% CI: -21.0%至-9.6%),这一效应与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相关,但其临床意义需进一步验证。

图2:ApoB浓度变化

3. 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注射反应可控

研究期间共报告45例严重不良事件(11%),均与药物无关。剂量依赖性注射部位反应(疼痛、红斑或瘙痒)发生率最高为12%(400 mg组),但均为轻度且短暂。7例受试者出现肝酶升高(>3倍正常上限),但无需干预即自行恢复。无药物相关死亡或停药事件,安全性数据支持进一步III期开发。

礼来的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突破性机制:靶向肝脏合成的siRNA技术

Lepodisiran是一种非经典四环Dicer-底物siRNA,通过与肝细胞表面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结合,进入细胞后经Dicer酶加工为功能性siRNA,特异性降解载脂蛋白(a)[apo(a)]的mRNA,从而抑制Lp(a)合成。其化学修饰赋予长效特性,单次给药即可维持数月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

礼来的战略布局和未来展望

目前,礼来将Lepodisiran纳入其心血管管线核心,正加速推进III期ACCLAIM-Lp(a)试验(NCT06292013),计划纳入全球超万例患者,评估其对心肌梗死、卒中等的预防作用。若成功,Lepodisiran可能成为首个获批的Lp(a)靶向疗法,并开创超长效RNA药物新时代——每年仅需1-2次皮下注射即可控制遗传性心血管风险。

此外,礼来新闻稿强调,Lp(a)升高患者的人数众多,但检测率不足1%。该公司呼吁推动Lp(a)普筛,这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近期建议一致:所有成人应至少检测一次Lp(a),以识别高危个体。

结语:Lepodisiran或改写心血管预防的“游戏规则”

Lepodisiran的II期数据证明,siRNA技术可近乎完全抑制Lp(a)合成,且安全性可控。结合诺华(Novartis)、Ionis等企业的同类管线,未来5-10年可能迎来Lp(a)靶向疗法的集中获批。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生物标志物的改善转化为硬终点获益?如何优化给药策略?以及如何提高检测可及性?

对患者而言,这一进展意味着“基因宿命”可能被打破。正如ALPACA首席研究者Steven Nissen教授所言:“若你在冠心病病房看到40岁的心梗患者,必须检测其Lp(a)。”而Lepodisiran的出现,让这句话从警示变为Actionable solution(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随着III期试验的推进,心血管医学正站在一个历史性拐点:遗传风险,终将不再是无药可医的绝境。

 

参考文献:

1. Nissen SE, Ni W, et al. Lepodisiran - A Long-Duration Small Interfering RNA Targeting Lipoprotein(a). N Engl J Med. 2025 Mar 30.

2. Eli Lilly and Company. Lilly's lepodisiran reduced levels of genetically inherited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 lipoprotein(a), by nearly 94% from baseline at the highest tested dose in adults with elevated levels. Press Release. March 30, 2025.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