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治疗切勿追求短期症状改善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1707
点赞量:1
关注

数据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达250万,随着老龄化的加快,预计每年将新增病例10万人 。然而,接近15%的患者在患病2年以上才去医院就诊,很多患者没有及时就医,错失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专家指出,帕金森病目前仍无法治愈,但早期发现长期管理可以延缓病程进展,大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不过临床发现,一些病人盲目追求短期效果,反而容易加重病情进展。

病人自律非常重要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着中老年人健康“第三杀手”之称。专家指出,90%的帕金森病在50岁后才发病,专业医生在疾病治疗早期的参与非常重要,患者和家属也需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对于帕金森病治疗,国际公认要关注三大治疗目标,即控制运动症状、改善非运动症状、防治运动并发症。事实上,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经长期的治疗,都可能产生运动并发症。通常运动并发症发生率在治疗1年后约为3%,6年后约41%,9年后约为70% 。而且,发病年龄小于60岁的年轻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现。

运动并发症出现的症状比较复杂,也比较多样,主要分为“运动症状波动”(运动过少)和“异动症”(运动过多)两大类。运动症状波动典型的症状是“剂末现象”,服药后疗效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症状随血液药物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另一个是“开关现象”,患者在“开”期可以活动,而在“关”期发生明显的运动不能。“异动症”常表现为头部、躯干、肢体、口下颌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同时,在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中,因突发异动症摔倒导致骨折的情况不少。对于运动症状的改善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DBS手术)。

专家称,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长期规划和管理,医生最好为病人做20-30年的打算,在帕金森病人的治疗上,医生和病人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经过有效的管理,不少病人可以维持10-20年的生活自理。在这一点上,帕金森病人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定期做康复运动;其次,病人对于病情控制的期望值不能过高,要求吃了药后就恢复正常。早期服药量大确实可以短期控制病情,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可能越来越严重。

据介绍,目前大多推崇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首选药物,尤其用于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初期。对于依从性欠佳或已出现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选择缓释剂型,一天服药一次,可稳定维持全天血药浓度。

专病专治长期管理很关键

帕金森病的确诊并非易事,对于专科医生来说,帕金森的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0%,而全科医生可能只有70%的准确率。同时,帕金森病需要有长期管理的团队和体系,以提供连续的规范治疗,从而延缓病情进展。

在帕金森病的长期管理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缺一不可,不同时期应该及时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但是康复治疗应贯穿帕金森病治疗的始终。康复运动对延缓帕金森病情的进展帮助非常大,病人一定要坚持每天活动2个小时,80岁以后减到1个小时,散步、太极、八段锦、交际舞甚至做家务、扫地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