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流感大爆发?家里有老人小孩的要注意了!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244
关注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周报(2022 第 25 周)显示,自6月份以来,南方部分省份进入流感高发期,且流感样病例在门诊中的比例持续增加,流感病例数创近年同期新高。

图片

此外,在2022 年 4 月 4 日到6 月 26 日期间,全国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0 例及以上) 690 起,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海南等几个省份最为严峻,重庆、湖南、江西、云南、浙江等也进入了高发期。


图片

这波反季流感大爆发,值得大家警惕!很多人把流感和感冒混为一谈,但流感并不是「流行起来的感冒」,两者的病原体存在本质不同。而且现在新冠肺炎也并未销声匿迹,防疫已经进入了常态化战斗阶段。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出现了一些呼吸道症状,该如何分辨是流感、普通感冒还是新冠肺炎呢?


1

流感、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有什么不同吗?

三者的病原体传染性不同,因此危害性也不同,这正是我们需要加以区分的重要原因。

流感的病原体以流感病毒为主, 从传染性的指数来讲,一般流感为1 。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传染性指数<1。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主,传染性指数为3。

三者的发热程度也不同。流感发热一般高于38℃,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热或发热低于38℃,新冠肺炎发热高于38℃(严重者可见持续性高热) 。

三者的病程潜伏期也存在区别。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表示,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1-2周病程,潜伏期为1~3天。但流感的持续发热时间更长(流感3~5天,普通感冒1~2天),季节性也更明显。

在我国北方,流感暴发以冬春季为主。但在南方,由于气温、湿度等的影响,夏季和冬春季都是流感可能的高发期。

新冠肺炎病程5-7天,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图片


2

可以根据三者的症状来区别吗?

流感具有起病急、发热、头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全身症状多的特点。

对于老人、孩子、肥胖人士、孕妇或有基础病等人群,可致非常严重的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

普通感冒会伴随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但无明显发热。

新冠肺炎的局部症状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种:

【无症状】不发病,仅仅只在呼吸道中检测到病毒

【轻症】发热、咳嗽、畏寒及身体不适

【重症】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脏器损害等

不过出现症状还是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诊疗和病原的明确诊断,不要自行判断哦~


3

疫苗接种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流感:6月龄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症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普通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可在5-7天自愈,目前没有预防感冒的疫苗。

新冠肺炎:3岁及以上(含60岁以上)人群应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新冠疫苗,两针间隔≥三周;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至少180天)的18岁及以上人群,也应及时接种加强针。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原则上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具体为:

可在接种流感疫苗14天以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程序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可在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即在接种第1剂次新冠病毒疫苗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再间隔14天后接种第2剂次新冠病毒疫苗。

图片

目前,部分南方省份已经进入夏季流感高发期。《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提示,小孩、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肥胖人群等都是流感的高风险人群。

今年的疫苗已经在部分地区上线,家中有高风险人群的朋友和其他担心自身健康的朋友,都可以通过当地卫健委、疾控中心等查看流感疫苗预约信息

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 6~8 个月,不过保护效果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之前接种过疫苗的人,如有需要今年也记得要去接种哦~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请大家注意防护~

勤洗手、多通风

多打扫、戴口罩

做好预防,拒绝恐慌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流感检测周报 2022 年第 24 周 总第 705 期 (2022 年 6 月 13 日-2022 年 6 月 19 日).

[2]《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

[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

[4]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