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睡觉更香?小心越睡越累!教你几招轻松应对

近日,华南地区遭遇了强降雨天气,广东局部地区出现冰雹、龙卷风现象。据4月29日中国气象局官网消息,南方多地预计未来3天依旧多雨,部分地区或出现大暴雨。
雨一直下,除了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还有许多人发现,自己在雨天精神也变得萎靡,比平时更容易感到困倦,尤其是在听到窗外淅沥的雨声时,睡意似乎更加难以抵挡。很多人将这种现象归因于雨声的白噪音效果,认为它具有助眠的作用。然而,下雨天犯困真的只是雨声的问题吗?听着雨声睡觉,真的能睡得更好吗?
白噪音实际上是指功率谱密度均匀分布的噪声,其实绝对理想的白噪音在现实中是很难存在的,我们认为的滴滴答答的雨声、小溪潺潺流水声、木头噼里啪啦的自然声音,其实只是接近白噪音的声音。单纯、持续、规律,是这些声音的特点。
白噪音被认为是“催眠曲”一般的存在。这种单调、规律的声音能使人们的大脑感到疲劳、慢慢放松;也被认为可以把其他打断人们正常睡眠的噪音弱化,从而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然而,听了这么多天雨声入睡的你,可能会发现,重复、规律的雨声虽然会让你犯困,但睡眠质量不见得有多好,半夜还可能会被惊醒。
持续性的白噪音可能会让人越睡越累。《睡眠医学评论》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白噪音并不一定能缩短人们的入睡时间,反而还会导致睡眠多次中断。长期暴露在过大的白噪音环境下,可能对人的睡眠结构造成干扰,引起听力和认知功能的损害,严重者还会导致中枢神经障碍。
截图来源:sciencedirect.com
雨天由于缺乏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导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同时,降雨过程中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导致气压下降,进一步减少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脑对氧气的敏感性很高,当氧气供应不足时,大脑会进行保护性调整,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引发困意。
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周期的激素,其分泌受光照水平的影响。在阴雨天气,由于阳光被云层遮挡,环境变得昏暗,导致褪黑素的分泌增加。褪黑素能够缩短人的入睡时间,促进睡眠。由于褪黑素在晚上分泌更为活跃,阴雨天的昏暗环境可能会误导人体的生物钟,使得褪黑素的分泌提前,从而增加了困倦感。
1. 保持室内光线充足
由于雨天自然光照减少,可以增加室内人工照明,模拟自然光,帮助调节褪黑素的分泌,减少困倦感。
2.适当锻炼
进行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跳绳或健身操,可以提高心率,增加血液循环,从而帮助提神醒脑。如果雨停了,可以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增加阳光照射,有助于提高精神状态。
3.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B的摄入
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有助于补充能量,减轻疲劳、嗜睡。还可以适当吃点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等。
4. 适当喝一些提神的饮料
适量饮用咖啡或茶,帮助提神醒脑。但注意不要过量,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5. 保持良好通风
雨天室内空气可能较为潮湿和闷热,保持室内通风,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困倦感。
6. 听一些振奋的音乐
平缓、稳定的雨声让你昏昏欲睡,那不妨听一些节奏较快、旋律欢快的音乐,可以振奋精神。
编辑 | 张凌
审核 | 萧瑜粥
未标记图片来源 | 摄图网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